#导读问题合集(📚 6 月 24日)
🌅今日共读内容:第八章教育的可能性与界限(64-66页)
❓今日导读问题:信任,作为教育的基本前提,其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如何体现?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对学生的信任,并通过信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今日思考问题:
1. 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勇气,帮助他们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同时,教师自身又应如何具备自我教育的勇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
2. 如何理解这两种极端观念的本质和危害?如何在实践中避免陷入这种二分法的陷阱,而是采取一种更为全面、平衡的视角来看待教育的可能性和界限?(2 选 1)
【我的摘录】
对人类和人民的信任是有意义的生活的前提条件。我们并非将信任赠予人类的现成存在,而是将其赠予人类凭借其自身可能实现的未来。我们无法证明这种信任是正确的,相反,它常常遭到反对。但不抱有信任的人至少应该实事求是,并看到另一种可能性。当不信任的情感达到极致时,人类存在便成了一个自我毁灭的进程,迟早会走向尽头。
【我的思考】
信任对于人类和人民的有意义的生活的前提,教育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因而对于教育而言,信任亦是前提。
当家长和学生不再相信学校和老师,当教师自己都不再信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当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彼此之间都不再信任,那么可想而知,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多么令人沮丧!
信任是相互之间、双向奔赴的高尚行为。家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彼此信任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信任与热爱。
其次作为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对于周围人以及社会的正确的价值观,有些行为也是可以复制、迁移的。
将“信任”的主题在全学科都能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有“信任”如影随形,以信任奠定彼此之间友好相处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