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一颗心长大》今天再次拿起来阅读,犹记得初次阅读时,自己被书中所写的小故事感动,记住了书中很多自己喜欢的故事,也常拿来与他人分享,每次分享这本书,听得人总也会说,这本书叫什么要买回来阅读,给自己成才五十五分钟,是自己最爱分享的故事,也是因为读到这部分,让自己愿意给自己五十五分钟的成长时间,也慢慢地做到了接纳自己。
今天再次阅读,依旧会被书中所写的点滴所感动,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点的认识,之前阅读时,自己便把自己当作孩子,我就是在陪自己长大,让自己的情绪流动起来,让自己陪着自己慢慢的长大,这次阅读,脑中总是会出现坚持度高的孩子,自己总是会想很多、还有想要塑造等等这些词与片段。
自己也还在想,只是这次自己能注意到这些方面,也许是跟自己目前的当下有关系吧,当看到只是坚持度高的这段时,自己小时候的一些有关的记忆被唤醒了,也会想到小时候的委屈,现在我明白我小时候只是一个坚持度高的孩子而已,这一段的记忆,可以随着书中的作者与女儿是互动,慢慢地得到一种释放。
自己就是会想很多,之前对自己想的多这点,是很难接纳的,总是会想强迫自己少想一点,是的,当对想得多不在带有批判性质的时候,想的多就想得多呗,是自己一个了不起的特质,想想,想得多能让我对自己的所学所看有更多的认识,反复的去想,反而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当自己遏制自己不要想的太多的时候,也是自己失去思考的时候,且不说自己的思考是对是错,失去对生活的思考,当脑袋空空的时候,也是自己失去活力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自己,也总是患得患失。
这段作者黄锦敦讲述了自己儿子出门的故事,这个故事中,作者思考的点,也让我的思绪不断的出现自己的近期的言行,这种在阅读中的反思,总是有种一心二用的感觉,脑中的这些思绪总也挥之不去,有时候感觉清楚的能明白,稍纵一瞬又不见了,感觉又无从说起,只是心中明白,这个稍纵一瞬的想法,是需要自己静下心去梳理的部分,可以从最开头的地方去写,去梳理。
也许是因为自己在学习成长上,有了一些知识的积累,对周围人的事情上,总感觉自己能看到的多一些,在看到听到他们自己的事情时,总是很想去告诉他们需要去学习。不要想着去改变周围的人事物。而是要去学习认识自己,也想要告诉他们,他们的所谓的牺牲与顾虑其实是自己要画地为牢。
还有就是每次看着他们陷入自己的情绪中,或积压、或多虑时,会很心疼,不敢说太多,也不懂如何去安慰,就是这么奇怪,其实他们经历,是自己经历过的,应该很懂共情之类的,反正我是做不到,就是因为知道,经历过,所以明白,他们自己没有意愿去学习、解脱,我是无能为力的,而且我的安慰不当,也许就让他们失去了一次觉醒的机会。
有时候还是忍不住的去告诉他们应该要突破,特别是听到别人羡慕我说,好羡慕你,你现在一个人,没有那么多顾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干嘛干嘛,不像我们,有孩子、有老公、有家庭、有房贷,或者说你现在不懂,结婚了以后就知道,婆媳关系的复杂云云,我就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真空中一样,对他们所说这样的话特别的生气。
会忍不住的说,明明这是你自己该突破的地方,在给自己找理由罢了,我又不是活在真空中,特别是闺中密友,一路走来,告诉我说,我所跟她分享的是心灵鸡汤的时候,感觉自己瞬间火气上涨,忍不住的带有批判的怼回去,你所说的鸡汤,是自己用了3年多的时间走过来的,因为明白在受害者或者说给自己找理由,不去做自己想做事情的后果,又或者太明白情绪积压所带给自己与身边人的伤害,总是忍不住想要去干涉他们,又害怕自己所说太过,会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或者影响他们的心情,往往也会停止相关的话题。
看到作者说的不要去塑造,而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让他的孩子生命自由发展的时候,自己也会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是否是自己有控制他人的嫌疑,关于这一点,我想是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需要好好学习的地方。
有时候,坚持做自己,和身边人不一样时,也会觉的有压力,忍不住想要和大家一样,这一点,也会困扰现在的自己,学会拒绝,做真实的自己,表达自己真实感受,我现在依旧在践行,不仅仅是和身边的人,同样的,面对一同上过热情测试的小伙伴,大家有相同的知识体系的时候,也依旧会感觉有压力。
不过还好,践行热情测试的好处就是,能明白所有的事情的发生都是会让我们从中学到一些,每个事情中都会蕴藏着礼物,照顾好自己最重要,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做自己真正有热情的事情,表达拒绝,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在这之前的种种,都只是确定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是如何的,只要确定了,其他的事情反而简单轻松了很多。
这些于我来说,都只是在践行热情测试,想要成为老师所说的身正为范的导师,优雅的拒绝,拥抱自己真正所热爱的事情,总之这一篇的反思,依旧有点题文不符,这也并不影响,这篇文章依旧是梳理自己想法的最要篇章,是让自己清晰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让稍纵一瞬消失的东西,跃然而出,能更加清晰自己的所思所想,让自己的思想流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