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学生问题个案诊疗69例》王晓春
阅读时间:2018年6月30日
字数:221千
好看指数:教育—5星
两年前,根据自己一线教学实际,渐渐开始关注“特殊学生”,简言之为啥关注的原因: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班40多号人,却在那几个“特殊学生”上花了大量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对有些情况严重的已经黔驴技穷。自己试着做了一些个案(如“愤怒小子”跟踪了1年,“沉默的羔羊”跟踪了半年……另外个别小案例等)、也试着跟一些老师做了诸多交流、尝试做一些问卷调查等,却一直没有想到特别适合的方法。
对这个问题一直耿耿于怀,直到暑假读到了王晓春的《学生问题个案诊疗69例》,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和线条都想通了。折腾了这么久,原来症结在于我们一线教师太缺乏“研究型”教师了,目前普遍教师在对待“特殊学生”的专业能力上极其缺乏。此书非常简单易懂,很多案例一定能找到自己学生的影子,而王晓春四两拨千斤的指导真的是厉害了,带来了非常多的启发。
现在学生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显得刻不容缓。一方面技术为课堂带来了变革;另一方面,研究学生,培养“研究型”教师是一直要做的事情。
过多的背景不多加赘述,目前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学校是否能成立“学生个案分析小组”?
1.组织部分有需求有潜力的教师组成相关组织。
2.聘请相关专家或老师作为案例点评、分析和指导老师。
3.通过部分教师先行,不断进行案例撰写、跟踪,老师点评指导,学习相应一些心理学等知识和方法。成为校内“特殊学生”专家,能对“特殊学生”属于什么类型(如:品德型、行为型、心理型等)属于什么程度(轻、中、高)做出基本判断,并能给出基本的处理思路和方法。
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研究学生。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摘录学习如下(特别走心有用):
1.对于一般有毛病的孩子,日常管理就可以解决问题,而问题生则不然,他们需要个性化的诊疗,而大多数老师没有诊疗的意识和思路。问题生可分为五类:行为习惯型、厌学型、心理型、品德型、“好学生”型;每个种类可分三个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2.我们有大批老师都是幻想家。他们幻想家长都能事事替教师着想,落实老师的安排,幻想每位家长都通情达理,一旦发现不是这样,他们就大为失望,满腹牢骚,怨气连天。这种心态妨碍冷静的思考。
3.“手机丢失案例”P43 比较典型反映了不少小学教师的工作状态——热情有余而专业能力不足。遇到挫折,更倾向于寻求别人的同情,而不是冷静反思经验教训。当然,由于思维模式的局限,很多老师往往不能发现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们甚至以为只要自己是一片好心别人就应该理解,所以分析这种案例时,一定要具体指出,他想错在哪里,做错在哪里。
4.许多老师抱怨与家长沟通困难,有些家长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教师的话,其实相反的情况也是很多的,也有不少老师刚愎自用,家长很难和他们沟通。特别是一些“名校”“有头有脸”的教师,让不少本分的家长望而生畏。
5.学校里发生的各种事情,首当其冲的是定位问题。定位一定要谨慎,定位错了,工作方向就错了。我发现,每当学生对老师有不满(或老师感觉学生有不满),对老师说话态度不好的时候,教师就容易失去平常心,把事情看成是师生关系问题。实际上学生对教师态度不好,很多时候属于“迁怒”。
6.只有善良的态度而缺乏科学的态度,是不少小学教师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分析问题,不研究问题,只想靠一片好心感动学生,这种办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见效。更重要的是,沿着这条思路,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很难提高,既然好心就能解决问题,还要科学技术干嘛?
7.“感化法”的成功,需要学生具备两个条件:一懂感恩,二他有能力约束自己。但许多问题学生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在他们身上用“感化法”就不灵了。
8.义务教育就是无论孩子出身何种家庭,家长什么素质,孩子都要进学校,承认这个现实,教师就应该明白,要求送进来的都是符合学校要求的孩子那是不可能的,是幻想。所以,学校干不好的活让家长干好,没门。那么家校联系难道没用?有,对这样一些家长用处最大,效果最明显:①家长愿意改变自己。②他有悟性,能领会正确的教育理念。③他有毅力,能控制自己的行动。④有一定时间和精力与孩子打交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