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例
执教:郭志华老师
课前互动:闯关游戏——看图猜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25279/957d17431f4eb9f7.jpg)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字理识字“戎”
1.讲解“戎”字演变过程
戎指武器
2.王戎何许人也?
学生借助注释了解。
3.课题中“取”是什么意思?
取:摘
连起来说说题目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25279/f87a4cc636ed6648.jpg)
课题是文眼,读懂了课题也就大致读懂了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
1.读文言文要注意什么?(生:多读)
师:拿到一篇文章要反复诵读
2.生分别一句一句读课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师表扬:生读诸的字音准确,诸意思:众多)
竞 、唯意思
3.指名读整篇,读完请生点评。
小结:读出节奏
4 .师配乐读,生拿出笔划节奏
出示划好节奏的短文,和老师划的节奏对比看是否一样。
5.分组读
三.借助注释,把课文读懂
尝 :曾经
唯 :只有
竞走:争着跑过去
师提醒:走什么意思?
1.联系《守株待兔》中的走,走马观花中的走理解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25279/c50f47423d0cd490.jpg)
2.诸儿:众多小孩子
3.王戎七岁时,正当和大家一起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谁来讲讲故事的经过:
4结果如何?
5 .师讲故事,生找对应的文言文句子。
6.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师提示:加上平时讲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四.探究人物品质
1.故事出现了几个人?王戎和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王戎你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此必苦李
对比句子:此苦李
体会关键词“必”的作用,体会王戎自信。
人问之,(戎自信满满,成竹在胸……)答曰:树在旁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 .王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4夸夸王戎
众人不禁叹曰:“王戎真乃——也”(智者,善观者)
五.背诵
1借助提示背
2借助图片背
六.介绍《世说新语》
听课随笔:
郭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1.给的支架充分,学生会的不讲或少讲,学生不会的详讲,给梯度。这篇文言文在孩子们都有一定的朗读水平了,节奏也能大致读准时,郭老师让孩子们边听范读,边划分节奏。再练读、赛读。读的形式多样,有层次有目的的读,以读促思。
2.文言文不能简单的翻译,要抓关键字词,分析人物品质。本课郭老师抓住“必”,引导学生体会王戎的自信,善思善观察。
看到这一点,让我想起今年暑假自费在cctalk,线上跟着上海的名师朱煜老师研修统编教材时,他经常跟我们说的“工具性讲透了,人文性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一篇课文的人文要素一定可以通过讲透工具性的语言要素领悟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25279/5bd2581880d5eb2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