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今天要领着孩子向老师道歉,去的路上,心里还有点忐忑不安的,万一碰到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毫不领情,我再被她激怒,回敬几句,那场面岂不是更难堪。
又一想,我们是诚心实意去道歉的,还有不领情的。儿子早在家就跟我说:“妈妈,你别跟她起冲突啊,我怕我到时忍不住……我安慰儿子道:“放心吧,儿子,你妈也不是火爆脾气一点就炸。再说了,咱是去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又不是去与人吵架的。”
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间,我推门走进大厅,大厅里一个人也没有,前台放着几个外卖。这时,一个外卖小哥推门而入,打着电话:“你好,你的外卖到了,放前台吗?……好的。”
我拿起手机拔通了老师的电话,“王老师,你能到大厅来一下吗?”挂断电话,没一会,从里屋进来一个高高个子的姑娘,稚嫩的脸庞,看上去年龄比较小。
“你是王老师吧?之前咱们一直是微信沟通,这还是第一次见呢。”
“是的,**妈妈。”
客气寒暄两句,直接进入正题。
“你能帮我叫下那个老师吗?”我事先也跟她说过,领着孩子跟老师道歉的事。
“好的,您稍等啊。”
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和王老师一起进来的是个扎着马尾辫,长得清秀很有朝气的姑娘,看样子不像蛮不讲理的人。
一番介绍后,我说:“于老师,上周给你们添麻烦了,孩子不守纪律,还顶撞了您,实在对不住了。我们在家也批评教育了他,他自己也知道错了。作为父母,我们平时疏于管教,还请老师谅解。”
这个老师大概也没想到我会去找她道歉,一个劲儿说:“没事的,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比较容易激动,我那天找王老师反馈这件事,也是担心他一气之下出去别有啥事。说开了就行,**妈妈,不用道歉。”
我说,于老师,孩子做错了事,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是一定要向您道歉的。
正好下课了,我请王老师去将孩子叫来大厅,这会一些孩子出来了,大厅一下热闹起来。孩子走过来了,我明显看出他的不自在。
他说:“老师,我那天不该不守纪律在那说话,对老师的态度也不好,对不起!”他跟老师鞠了一躬,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看到了他认错的态度及道歉的诚意。
出来的路上,孩子说:“妈妈,这个老师今天的态度这么好,像换了一个人。”我说:“上周你们都在气头上时,难免情绪失控,经过一个周,坏情绪也慢慢消化了。”
这一个周,我们家,家庭与孩子沟通后,爸爸因为他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吼了他一顿,孩子写反思日记还带有怨气。为了缓解他的情绪,我写了一封书信给他,又跟他交流了一番。孩子学校的班主任看到反思日记,也找他沟通了这件事情。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哪些不对的地方。
如果孩子对他人没有恭谨之心,就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别人的话他也不当一回事,那他做事就不会约束自己,任性妄为。如果父母再不及时管教,那以后在社会上,可不像今天这个道歉这么简单了。
其实早在这件事之前,我们就发现了孩子有些心浮气躁,骄傲自大。上上周,我问他,这次月考小泽考得怎么样?他回我:“我不知道,反正他没我考得好。”他爸爸听了有些生气,当时就批评了他:“一个人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懂得谦虚谨慎,你从内心就觉得别人不如你,这种心态下,你如何上进?”
当时,他虽是受到父母训戒,但并未把父母的话听进去,经过这一次的事情,或许能明白一些道理,吃一堑长一智,至少会有所长进。
想起《了凡四训》里了凡先生提到《易经》中的一段话:“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意思是,无论是天道、地道还是鬼神之中,凡是骄傲自满的人,就要使他亏损、改变、受害;一个人如果对别人谦虚恭谨,就会得到充实、滋润、受福。在人道中,人们都是不喜甚至远离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亲近对人谦虚恭谨的人。
了凡先生还说了自己参加会试时遇到的一个人。辛未年,与了凡先生一起去京城参加会试的十位同乡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叫丁敬宇。
了凡先生跟同乡费锦坡说:“丁敬宇今年一定考中。”
费锦坡不解地问:“何以见得?”
了凡先生说:我们十人当中,有谁能像敬宇一样受人谩骂而不回答,听人毁谤而不争辩?唯有敬宇诚实厚道,不抢风头,待人恭恭敬敬,小心谦虚。一个人能够做到以上这些,连天地鬼神都要保佑他,岂有不中之理?
等到放榜时,丁敬宇果然考中。
《尚书》中也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惭愧的是,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反思己过,时时谨记古训天道,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还要不断修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