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送小礼品,周围的人都有,单单没有自己的,什么心情?
广东布政使徐奇去首都给皇上汇报工作,带了一些岭南的藤席,准备送给朝中的大臣作礼物。当时网购还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偏远地方的土特产,想买的话很不方便。
有“耳报神”打听到徐奇送礼的名单。皇上一瞧,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
杨士奇是字,杨寓是名,后世多称他为杨士奇,明朝著名的“三杨”之一。杨士奇在老板身边工作。一般都要和领导身边的人处好关系,让人家在领导面前多说几句自己的好话,最起码不要添什么坏话,或者还能打听点领导的爱好和隐私,保证事儿办到领导心坎上,马屁不要拍到蹄子上。这是大家都明白的办事秘籍。
皇上心想,怎么没有杨士奇,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我得问问他。
杨士奇说,组织派徐奇去广东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去送行,还作诗留念。这次徐奇回来,带点礼物给大家,人之常情嘛。那次我生病,没有去送徐奇,也没有写首诗表示表示,名单里没有我,很正常。虽然名单上这么多人,但是大家要不要这个藤席很难说,可能有人要,也可能有人不要。况且这个东西值不了几个钱,估计也就表达一下心意而已,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皇上一听,心放到肚子里,让人把名单烧掉,这个事儿就算过去了。
如果杨士奇是个小心眼子,大家都有份儿,没我什么事儿,借机在皇上面前添点作料,充分发挥一下想像力,用用夸张的表达方式,不知道该有多少人倒霉。杨士奇的智慧和人品,由此可见一斑。
【原文】广东布政徐奇入觐,载岭南藤簟,将以馈廷臣。逻者获其单目以进,上视之,无杨士奇名,乃独召之,问故。士奇曰:“奇自都给事中受命赴广时,众皆作诗文赠行,故有此馈,臣时有病,无所作,不然亦不免。今众名虽具,受否未可知。且物甚微,当以无他。”上意解,即以单目付中官令毁之,一无所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