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死后

作者: 要上天的南瓜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23:07 被阅读0次

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会面临死亡。

我们踩在蚂蚁身上,踩死一只或是一小群,不假思索,天天如此;野地里的植物,悄无声息地生长,又悄无声息地死亡,就是这样。

阳台盆栽杂草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大谈及这个话题的,它太沉重,对太虚无缥缈(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你冷不丁地提起甚至会遭到周边人的冷眼 “活着的意义还没想明白呢,你管死后干什么?” Thomas Browne 说:活着这一长期的习惯使我们不愿面对死亡。

然而在夜深人静之时,身体里的血液趋于平静,一颗狂放的心稳稳地躺在心房里,我们偶尔会问自己 “我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类似的事关人生意义的终极问题。我想,关于死亡也会成为其中一个。

许多人认为,死亡是由于得了某种疾病,像冠心病、中风或癌症,总是因某种病我们才会死亡,其实不然,就算我们能摆脱今天的大多数疾病(甚至全部),我们临终也许会干枯,随一阵风轻轻飘走,但仍然要死亡。只是这样肯定能让我们生命的最后十年免除许多痛苦。

死亡并不是一下子进行的。我们身上的细胞一个一个死去,死亡的讯号传达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也许需要好几天,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取下一组细胞继续培养。

死亡痛苦吗?我们大多数时候畏惧死亡是在害怕死亡来临时遭受的痛苦,但有证据表明死亡的感觉类似解脱,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感受到的痛苦远不如一个在其身旁目睹整个过程的人。某些在死亡的边缘被抢救回来的人甚至会恼怒医生打断了这一过程。

当我们死后,构成我们身体的众多粒子纷纷远去。”尘归尘,土归土“这是老一辈人的说法,我不喜欢,一点也不浪漫。我更愿意说这些粒子又回归了自然,组成了一朵花,构成了一株树,甚至弥散到浩瀚星尘,复归宇宙深处。

星空

那我们的意识消失了吗?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来源于物质,肉体既然消散,意识自然也无处容身。每念及此,总令人沮丧。意识这个奇妙的东西,总难使人相信它会如此轻易地没了。根据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意识永远无法研究,仅仅“看”这个动作就会使它抽动、模糊,从视野里消失。看来,就算你执拗地认为意识不灭,也没人可以驳倒你了。

相关文章

  • 当我们死后

    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会面临死亡。 我们踩在蚂蚁身上,踩死一只或是一小群,不假思索,天天如此;野地里的植...

  • 有时会乱想

    我们由元素组成,也许,当我们死后,当很久很久以后,当我们身体中的元素再次相遇,我们便会复活

  • 《我们死后的QQ》

    在标题中使用洋文,实在迫不得已。因为我确是找不到更好的中文来代替。 原计划使用“我们死后的腾讯”,好像也不准确...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村上春树著

    主人公渡边君在好友木月死后便意识到:死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当直子——渡边喜欢的女孩死后,渡边意识到...

  • 当人死后,会在哪里?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人类到达一定年纪就会开始考虑生老病死的问题。人死之后会存在于什么世界?可能目前来说,这是一个无法...

  • 杨朱的“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且趣当生,奚遑死后”原文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杨朱》,直译为:姑且追求今生的快乐吧,哪有工夫考虑死后的事情呢? 杨...

  • 我们死后还有未来吗?

    这是《人文课堂》哲学第二讲里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哲学为什么会存在,这一讲继续从生死话题的探求中寻找答案。在本讲中导...

  • 死后我们还会相遇的

    死亡,是生命进入了另一种存在状态,虽然我们看不见了,但它用一种我们看不了的方式存在着。 大海上的航船,它离开了我们...

  • 许别后重逢,奇迹

    “我们死后还会重逢么?还会重新认得么?”“我们死后会重聚,无论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互相都会认得出来。”“你相信奇...

  • 《第七天》:一记轮回,断肠声里忆平生

    人死后记忆会一直跟随我们。 科学家做过实验,把人死前和死后分别称重,死后比死前轻了21克,这21克就是我们灵魂的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们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hm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