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永澄老师6月25日的文章《怎么办,我已经焦虑地什么都做不了了!》(链接:mp.weixin.qq.com/s/nrm0Xt-E9RvuaM2Cifi7AA),我终于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篇学习笔记。今天的主题是分析阅读,永澄老师以本书序言为例,现身说法,详细地展示了他是如何进行分析阅读的。
首先,永澄老师祭出了自己的大招——超级全面的序言思维导图。导图上来我就懵逼了,序言我也读过啊,怎么没见到有这么多的内容,难道我读的是假书?答案:认知深度和对原文理解力的不同导致的巨大鸿沟。对于我一知半解的内容,老师深挖了概念,甚至给出了判断问题的流程图。一看,果然清楚明白,知识降维做得非常到位。
流程图作者:易仁永澄在随后的共读过程中,老师对部分关键段落进行了逐字逐句地领读,对比了大陆版和台湾版翻译的不同,对部分翻译差异巨大的内容进行了解释,对极重要的概念甚至给出了阅读延伸的书单。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体会到“慢就是快”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在知识阻塞的关键环节的打通,将在以后带来突飞猛进般质的飞跃。
在今天的共读活动之前,我只知道“分析阅读”的概念,但是对于如何进行分析阅读的操作,脑中并没有具体的概念。今天的分享,永澄老师以实例展示了高标准的分析阅读是如何做的。树立了标杆,让小伙伴们知道以极高标准来阅读书是怎样的读法?
老实说,要以老师这样深度和广度来读书,目前的我是做不到的,一是因为存在巨大的认知差异,二是由于妈妈住院需要照顾,实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投放。我按照老师RSQC模型思考了一下,决定降低质量Q(Quality)的标准,从目前自己的能力范围入手,先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之前先预习第二天所讲章节(以大陆版为主,台版和英文版做对照);
2、划出自己认为的重点概念,不懂的地方用问号标记,共读过程中着重听该部分的讲解;
3、对当天的共读活动或者章节内容进行输出,幕布、脑图或简书均可。
切记:慢慢来,持续做,积累势能,不妄想搞一次吃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