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孝,日本明治大学教授,也是一位教育学者,通读本书,不难发现斋藤孝先生是一位阅读量非常大、涉猎面极其广的读书爱好者,同时,他还倡导不爱读书的人,开始读书,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之法,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新的改变。
读完此书,有很多感悟,“不读书不成人”,这句话确实戳到我了,读得书越多,越发现自己读得太少,还有许多顶好顶好的书,在那里默默等待,“读过这本书的现在的人生,与没读过这本书的以前的人生,确实不一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本书带来的启示。
一、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这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而且必须是自己独处的时候,才能聚精会神去做的一件事情。我要牺牲掉聚会、逛街、看综艺节目的时间去做一件很枯燥、很乏味的事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习惯了不读书,而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放松的娱乐休闲方式。但是,读书,跟它们是不一样。
读书的目的:深化思想,升华精神。
作者提出,人类的思想早已达到极其深入的程度,犹如地层深处流淌着的纯净的水。相较而言,我们平日面对的各种麻烦,不过是河流表层的浊水罢了。浊水喝着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找到清流。关键在于,我们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后还具备“深潜力”。而读书,就能教会我们掌握这种“深潜力”。
二、如何开始读书?
作者以“日本文学”为例,讲述了正统的阅读步骤:
1、开始自然以门槛较低的书为宜。
以夏目漱石的三部作品为例,《三四郎》,《从此以后》,《门》,作者推荐按照此顺序依次阅读,因为,从描述人生变迁的意义上看,这三部曲是一脉相承的,作者所写的简介非常吸引人,让人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看。而作者读这三本书时,是在高一,我忍不住想起了我的高一生活,那时住校,记得有次课间,从同学那里传来了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忍不住偷偷藏在课本底下,看了起来,正入神的时候,被班主任发现,收走了。那时候,学生的生活里完全没有课外书的位置,那是被认为“洪水猛兽”的怪物,因此,很羡慕作者能够遇到,说出“第三学期的时间就用来读自己喜欢的书”的老师。
2、看电影前阅读原著
读书的伟大妙趣,正在于能把原本只是排砌成行的文字,在脑海里逐渐变为影像和声音。读书所带来的形象唤醒力,能够彻底锻炼我们的头脑。
而正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导演最终搬上荧幕的画面一起汇聚起来,回到最初的文字上,在大脑里上演一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火花的碰撞。此番滋味,只可意会。
3、顺藤摸瓜寻找“下一本书”
很多书都已经被制成系列丛书,可以以系列为单位来阅读。或是在亚马逊等图书网站上搜索,能看到“经常一起购买的商品等相关介绍”。还可以一次性同时寻找多本书,针对某一主题做到包罗性的了解。
这些书相互关联,就像蜘蛛织网一样,形成一个结实而又庞大的知识网。
三、连一千本书都没读过的人想当作家,是不可能的。
今年,我看完了32本书,不算剩下一章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看了两章的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和一多半的严歌苓的《波西米亚楼》。其中有为了打发时间而看过就忘的小说,也有激励我成长的一直特立独行的猫的《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还有使我对文字有了更深层认识的《文心》,很感谢这32本书带给我的知识和感动。
现在看来,市面上出过书的人,不乏没有看过1000本书的人,可人家照样出书了呀?我想,如今大家对作家的追逐是是好事,只是,并不是出过书的人,就可以自诩为作家了。
目标1000本,可不是随便读一读的,读书就要读好书,那么何为好书呢?好书有两点要求,一是易读,二是有内涵。也就是说,一本书里发人深省的部分越多,这本书就越有价值。笛卡尔说过,阅读好书,就像跟过去最优秀的人物对话一样。
2016年还剩下21天,我的计划是要读完35本书,而2017年的计划,我希望自己能够认真读好书,完成100本。那也还需要很多很多年,才能到达1000本的目标,漫漫长路,任重道远。
四、一天一本——最简单的读书方法
作者的读书节奏,是一晚上一本多,我想这是我们大部分人望尘莫及的,他强调读书要学会“换挡”,根据不同的书来改变阅读速度。有时,读完一本书只需要10分钟,有时则要花10个小时还多。甚至于哲学书籍,以年为单位来阅读也是有的。
小说里,对话部分并非作为铅字,而是作为声音进入脑中的,如同有演员或配音员饱含感情地读出声。
对于书里难以理解的内容,不妨“跳读”,坚持下去,先读能理解的部分。回头再看难懂的部分,就能大概知道讲的是什么了。
设定读书时间:可以把晚上十点半到睡前这段时间定为读书时间,还可以在十点半就关闭手机和网络,确保一定的读书时间,享受读书的乐趣和成就感。
坐车时、泡澡时——“随时随地均可读书”,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累积起来也是一份巨大的收获。
无论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之道。
五、“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
“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从书中吸收了多少内容的标准之一。不仅可以通过“一两分钟讲清楚其内容”来锻炼自己,还可以通过博客、公众号等社交工具来表达自己。
用“转换视角+引用”为交谈增光添彩:想让输出阅读更有效,需要满足两点:第一,讲述时,不要采取俯瞰全局的角度,应该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题,比如自己对这本书的哪些地方感兴趣,对哪些部分内容印象深刻。一定要加上自己的体会。第二,在说明时尽量引用书的部分内容。记住这一点,读后的记忆和印象就会更容易被唤醒,也就是成为阅读的证据。
举办读书会以及采用“映射交流”方法,把关键字或关键词组写下来。如,与内容有关的基本信息用“蓝色”,重要信息用“红色”,个人感兴趣的话或自己的意见等用“绿色”。采用不同颜色来标记不同内容,而每个人的理解又是不一样的,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交流。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如转换阅读,吐槽阅读,据点阅读,快速阅读,跳读等方法,每个人面对不同作品,不断摸索,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从这本书上,我汲取了很多养分和知识,阅读这件事,就像跳舞一样,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我喜欢看书就跟你喜欢跳舞的心情是一样的,你无法拉着不喜欢跳舞的我走进舞蹈室,可我还是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因为,阅读能够带给你的,是你无法想象的能量。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心怀贤者森林,不断前进。
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