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有辞职的念头。因为看到了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发展局限性。尽管普遍意义上我体制内的工作性质让很多人欣羡。但我在这行做了五年,深深地知道我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我开始参加各种考试。但年纪增长,适合我的机会越来越少。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
我和关系好同事聚餐,聊天时,我把我的焦虑告诉了大家,同事和我年纪都差不多,意外的是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原来大家都有这种忧虑。可我们讨论了半天,又都想不出该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本领恐慌”。
我是做文字工作的,除此外没有一门能够赖以生存的、实际的手艺,比如会一样乐器足够能演出、教学,我只会弹钢琴但很业余;会一种语言精通到可以作翻译工作,我英语六级但做不了翻译;又或者会制作某种东西的手艺,这些我都没有。
有段时间因为身体不太好,辞职的念头搁置了。在那期间我每天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在看书,像是逃避问题一样。
偶然间我认识了一个姐姐,她比我大五岁,生了孩子,为了异地的爱人辞掉稳定工作专心带孩子。我们偶尔联系,聊聊考试的心得。
我和她聊起过自己想辞职的事。那姐姐极力劝我别辞职,她说那样压力非常大,她说她已经要和社会脱节了。
后来她微信告诉我,她找到一份在学校里搞行政的工作,待遇不错。我很替她高兴。但我的状况并不那么好,工作非常的忙,每天想看看书学习,但回家做家务收拾完基本没时间和精力去复习,更别提看自己喜欢的书。
2017年的最后几天,我心情非常不好,跟家人谈我想辞职的事情。家人并没有我预想中的一片反对,他们也没有同意。只说:在我们看来你工作非常好了。
那几天,我每天晚上都会思考好久,翻来覆去不知不觉就会流眼泪。
也就在那几天,工作中我认识一个八零后的大哥,大学毕业在外工作了几年,回到家乡做一种传统食品打开了市场,他说做这个比上班时要好很多。
他说:别在意别人如何看你,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做你觉得对的事,不枉活着。
回家后我就思考这个问题。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工作不顺心,压力大,是因为我怕我完不成工作领导责备,可我没想到,如果我不适合这个岗位,我可以提出转岗位。我怕自己辞职没手艺,但其实我只是担心到时候吃的苦比不上现在令人羡慕的体制内。
2017的最后三天,白天工作忙,我就把朋友圈关闭了。我节省出所有零碎的时间,读了一本78万字的小说。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和我经历很像。我成绩不是最好但不差,自恃有点天赋就不是非常用功,我一直是老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上学这么多年,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我。男主人公也像我现在一样遇到了瓶颈,是另外一个主角给他指引,告诉他:你要做的就是和自己比赛,跟自己斗争。
我,豁然开朗。
我所有的焦虑不过是怕来自别人的评价,不过是担心自己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败下阵来,不过是害怕别人的批评。但我却忽略了一点,如何让自己提高。
三天除了日常生活,读了78万字的书,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也使我意识到,挤出来的时间效率其实更高。
所以我关闭了朋友圈,微信只做通讯工具,除了接打电话发信息,不看手机,时间真的节省出了很多。我工作时全力以赴,剩下的时间每天积累好的语句,复习考试的内容。我没时间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只全心全意关注我自己是不是比昨天多学了点东西,更进步了一点。
天地真的不一样了。
今早,那个找到工作的姐姐给我发信息。她说,认识我这么久,一直觉得我很有正能量。但她不知道我所经过的煎熬。
世上本来也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每个人对事物看法、接受程度、处理方法都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过不去的坎。今天看到这样一句话:“别和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来就过不去;别和社会过不去,因为你会过不去;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都会过去;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当你豁然开朗的时候,天地似乎也开阔了。最近尤为喜欢苏轼、辛弃疾之类的豪放派诗词。
苏轼他老人家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想说,在逆旅中,请始终看重自己,请始终和那个更好的自己竞赛。
和更好的自己竞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