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佛系读书

作者: 是苑苑呀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17:27 被阅读480次
图片来自网络

宋代禅宗大师靖居和尚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为第一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为第二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则为第三重,我觉得这三重境界也可用于读书,如王维认为书要“越读越厚”,华罗庚则认为书要“越读越薄”,但我认为,读书多应经历“厚-薄-厚-薄”的过程。

精读营的十天里,我觉得我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图片来自网络

由厚变薄

每一本书,无论字数多或少,辞藻朴实或华丽,都是作者思想和知识的结晶,从这样的角度看,都是“厚”的。

拿到《微习惯》的纸质书之前,我先找到了电子版的资源以安排十天的精读计划,看到居然只有一百多页的时候信心十足地认为可以每天读一遍,然后读了前言的内容,终于冷静了下来。

通过前言的内容,我了解到作者是从概念、原理、优势、实践等角度来铺陈内容的,梳理好了书的脉络也拿到了纸质书,就开始通读全文,打算完成本书的初步内容体系,以帮助后面的精读和理解。

第一天,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我将《微习惯》的内容分为概念、优势、应用三个大部分,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部分似乎不是很通顺,还大言不惭地说认为作者的逻辑可能有问题,后面被自己打脸。

第二天,根据作者的脉络又整理了一遍书的逻辑,将两天的逻辑结合起来之后形成了比较完整清晰,同时也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内容体系,还偶然形成了“说书体”,也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经过两天的通读,我对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基本可以向别人完整讲述该书的大致内容,我认为这是读书的第一步:由厚到薄,就像是医学生看着人体模特可以画出骨骼图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由薄到厚

在读书的过程中,为了强化理解和记忆,我们会搜集大量相关的素材和资料,于是,已经变薄的书又再次变厚了。

精读营的第二阶段我定下的计划是分章节阅读,每天精读一章内容,对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内容进行摘抄整理,并写下相关的思考,之后完成打卡。

在这一阶段,了解到了许多道理,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见闻,感触颇深。每天都在争取将从书中读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联系起来进行打卡,虽然有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对作者的理论认识确实更深刻了。

所以所谓第二阶段的“由薄变厚”,就是用更多的知识和自己的经历见闻去丰富已经形成的体系,使其丰满,使其丰富,就像是拿起画笔给线稿填色一样

自己画的胖胖的龙猫

由厚变薄

如果想要理直气壮地对别人说“我读过某本书”,我认为在经历了“厚-薄-厚”的过程之后,还要再将书读“薄”一次,这一次,就是书籍内容的内化

原定在最后一天的打卡中将全书内容再做一次整体整理的,但由于中间第三章的内容没能在一天的打卡钟完成所以没能实现,有些遗憾。

经过了结构梳理和框架填充,我认为读书最重要的还是要将书中的精华变成自己的底蕴,所谓返璞归真,就是要学会将书中的内容进行内化,同时对于工具类或者说方法论类型的书而言,最好能够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最后这本书就会不断变薄,甚至“消失”。

三毛说,书读得多了,容颜自然改变。人们不会知道你读过什么书,但是你从容的谈吐,大方的举止和缜密的思维会告诉所有人:你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所以读书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由厚再变薄”,就像金庸笔下最厉害的侠客,对各类招式融会贯通,拈花摘叶皆可伤人

图片来自网络

我想说:

001 加入了剽悍读书营之后读了许多方法论类型的书,这是从前的我不会做得事情,因为相比起散文的飘逸、小说的趣味和诗歌的优美,这类书籍实在太多乏味,从前的我更认为这些书很有些“世故”的味道。

但是现在,读了一些这类的书籍之后,尤其是类似于《微习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之后,我深深地发现它们的益处。同时也在心里深深崇敬那些作者,他们可能没有小说家们那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他们缜密的逻辑和细致的观察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我想,所谓作家,大概就是能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浅显的道理进行收集和思考,并付诸笔端的厉害的人们了。

002 虽然我觉得《微习惯》这本书的实践意义很强,但我还是要说,无论多有用的书也都还是有废话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中比吸收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辨别知识的能力。

003 最后还是要走个心的,作为六排的一员,我赞叹一排老铁们的凝聚力和冲劲,但是我更喜欢六排的氛围。读书是一个可以让人放松的事,所以没有必要攀比。

同桌Anna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非常励志了,结婚当天都没落下打卡哈哈哈,看到她发了打卡的链接时突然会有感动在心里发酵起来。

排长Terry也很棒,每天都会尽力早点打卡,虽然看到一排不断刷新纪录也从不给我们施压,反而会很暖心地安慰我们。

老铁藏香百合每天都六点多就打卡,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清清楚楚,打卡也保质保量,棒棒哒!

还有很多老铁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很感谢这十天的陪伴和同行。和上次不同,这一次的结束我一点都不迷茫,不知道其他的老铁状态如何,期待下次继续同行!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十天——佛系读书

    宋代禅宗大师靖居和尚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为第一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为第二重,“看...

  • 剽悍读书营成长记录

    十天的终极营打卡结束,首先汇报下自己的成果: 十天全勤打卡(打卡时间选择佛系,除第一天是真正佛系,剩下九天都是洪荒...

  • 佛系读书

    本来给自己这个月定了读哪本书,可是读到一半有种不想读的感觉,所以就放弃了那本,开始寻找新的书籍! 而且自己就属于这...

  • “佛系”与佛学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

    “佛系”最近很火,“佛系”朋友圈、“佛系”恋爱、“佛系”健身、“佛系”食客、“佛系”交友、“佛系”购物…… “佛系...

  • 佛系日更

    佛系青年, 佛系男子, 佛系女子, 佛系追星, 佛系生活, 佛系购物, 佛系恋爱, …… 佛系这个词, 忽然就流行...

  • 看了佛系小青蛙的故事,我也学会了制作佛系网站!

    “佛系”一词已炸开锅。佛系蛙、佛系服装、佛系家居、佛系网站、佛系制作、佛系生活。所谓“佛系”,其实当然只是...

  • 日更,第一百八十天

    二零一九年五月二十三, 今天, 是佛系小仙女佛系日更, 第一百八十天。 身体不适了好几天, 体重成功下百, 不想看...

  • 说说佛系

    现下最流行的词中,有一个叫做“佛系”,有“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

  • 佛系·读书随记

    网上有个热词叫佛系,随着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就觉得自己越来越理解佛系这个词。 佛系不是躺平。躺平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 佛系读书群

    突然想起很久没有为读书群“引进”新人了,主要是想着进来的人再多,如果不坚持阅读,不打卡,那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还好...

网友评论

  • 苏颜sky:翻了之前的复盘,终于确定是我同桌开挂了啊!!!为同桌疯狂打call!!!!我最可爱的苑苑,成长太迅猛了,超稀饭你啊!!!下期主题营我也要参加,我们还一起做同桌啊。。写得太棒了
    苏颜sky:@是苑苑呀 信手拈来的从容来自厚积薄发的沉淀啊! 同桌带我飞~~
    是苑苑呀:@苏颜sky 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哈哈 相约下次还做同桌!!!
  • 剽悍哲鹏:佛系阅读,果然读出了新境界,棒棒哒
    是苑苑呀:@剽悍哲鹏 :wink::wink::wink::wink:
  • 生如夏花2018:精读营,读书读出自己的新境界。
    是苑苑呀:@生如夏花2018 :blush::blush::blush::blush:
  • O_蒙先生:见识到了,老铁厉害👍👍👍
    是苑苑呀:@C_蒙 (˶‾᷄ ⁻̫ ‾᷅˵)
  • 牛牛的Annie:哈哈,大侠,你好:smile:
    是苑苑呀:愧不敢当哈哈
  • 暖暖内含希望之光:佛系读书,见识到了,感悟很深👍
    是苑苑呀:@奕彩_0951 :blush::blush::blush::blush:
  • 薛帅:佛系😂
    是苑苑呀:@懵逼老薛 对哈哈哈哈 参禅式读书法
  • 藏香百合_5a84:苑苑,有才呀。。没想到你这么会写。。我们同班的,可别忘了老同学
    是苑苑呀:哈哈十天憋了个大招:smile:
  • 一点小贤:我们错过了,没能在同一组,但是看到你成长那么多,真的替你开心
    是苑苑呀:@一点小贤 就算没在同一组 也是在一起剽悍前行哟
  • 彩玉5435:通过十天时间,把一本书的经络全都打通了,厉害哦👍
    是苑苑呀:@彩玉5435 其实也只是自己以为的 可能还有不足的地方呢:relaxed:
  • 进化姐:字里行间都是佛语,感悟很深,赞:+1:
    是苑苑呀:@进化那些事儿 谢谢老铁!

本文标题:十天——佛系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us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