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文鲜有涉及耶路撒冷,因为耶路撒冷会单独成篇,后续发出。记得我曾经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段文字:
······ 什么地方最值得去?我想我还是推荐耶路撒冷。生活若有滋味需要一种仪式感,耶路撒冷用最苛刻乃至极端的方式每时每刻实现这种仪式感。所以耶路撒冷适合去体会,去感悟,但是却不适合去生活。当然这是我的理解。耶路撒冷三千年一书曾有题记:世间美有十分,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石块,每一条街道都有万千故事,喷涌而出,吞吐千年。
又:本文无意冒犯穆斯林朋友,我尊重每一个宗教,尊重每一个信仰者;同样的,希望我也有表达的权利。
感谢理解。
【1】赫兹尔山
我之前一直想去的赫兹尔山,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那么就从遗憾的赫兹尔山开始说起。
西奥多·赫兹尔赫兹尔是伟大的犹太建国之父,正是他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把遥远的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付诸于实践。他组织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他奔走于不同的犹太群落之间,他还游说富有的犹太家族支持这个伟大到近乎不可能的梦想,他纵横联合,得到过了德意志和英国的支持。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的贝尔福宣言,从而在法理上承认了以色列的存在。
但是赫兹尔注定遗憾的一生,在1904年,即他本人44岁的时候,溘然逝世。以色列建国以后,把耶路撒冷最高的山峰命名为赫兹尔山,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建国之父。今天,赫兹尔的头像印在以色列100元货币上。今天,赫兹尔山更是以色列国家烈士公墓。
100元以色列谢克尔在以色列的历史上,毫无疑问,本古里安的事实影响力更大,比如现在以色列的国家机场就命名为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他是首任以色列总理,同时他是哈加纳的缔造者,也就是以色列国防军的缔造者,在本古里安掌管以色列的时代里,他就是神。但是照亮以色列民族的灯则是由赫兹尔点燃的,今天他长眠在高高的山顶,俯瞰他一生为之奋斗的耶路撒冷,这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慰藉。赫兹尔用行动告诉全人类,犹太人追求自由,梦回家园的坚强理念;也昭告世人,梦想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梦想的遥远不可及和我们的坚持不懈。
1948年,在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生存还是毁灭就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无数犹太人奋斗终生的理想在刚刚实现的时候,就遭遇了巨大的挑战。无数的年轻人从世界各地回到以色列参加战斗,不管是妇女还是儿童都来保卫这个年轻的国家。最终,在付出及其惨重的代价以后,以色列顽强的胜利了!
这里,我无意给以色列任何赞歌,但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二战中遭到世界上也许是最悲惨的遭遇,返回到他们心目中永远的god promised land,至少,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恰如本古里安所言,这是贝尔福宣言的胜利,这是人类文明的胜利,更是犹太人奋斗两千年的应得!
后来又继续发生了三次中东战争,特别是赎罪日战争,是一场非常特别的战争。关于战争不想赘述,只想说,这次特别的战争让无数的犹太人更加热爱这个国家,因为在此之前以色列事实上出现了极端宗教主义和温和世俗主义的分裂,以色列潜在的分裂危险愈演愈烈。事实上在以色列还没有建国的时候,本古里安领导的哈加纳军事组织和贝京领导伊尔贡就曾经差一点爆发战争,以色列差一点就滑向内战,当时本古里安强硬的炸毁了贝京领导的伊尔贡的军事船只,并且警告贝京,这个国家必须由统一且唯一的领导人,如果有人想要分裂,本古里安才能是内战的发动者。刺杀组织的大头目、极端主义者贝京,在衡量再三之后,决定和本古里安合作,并且放弃了军事领导权,转而组建政党----- 贝京要在另一个领域战胜本古里安。事实上,贝京在政治领域奋斗了差不多三十年,终于在1977年当选以色列总理,当选领导人的贝京开始了政治家之路,西奈半岛撤军、戴维营谈判等等一系列和平作为,最终1978年贝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一个完整的从刺客到和平者,从极端军事者到伟大政治家的转变。
赎罪日战争重新唤醒了以色列人的爱国热情,他们开始摒弃分歧,保家卫国。这其中包括后来的内坦尼亚胡总理。他和全世界的犹太人一样,从美国、英国的高等学府匆匆赶回以色列,回国就开始拿起枪炮战斗,只有一个信念----生存!
民族危亡,匹夫有责!
曾经有个母亲说,我很荣耀我的儿子在这次战争中死去,因为他为了这个国家更多人的幸福献出了生命,他生逢其时;如果他早生几年,也许就在大屠杀中悄然无声的死去了。
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配得上一个坚毅不屈的胜利。
回想起在夏威夷参观的太平洋国家公墓,也许珍珠港保留了战争的尊严和伤感,那主要是因为还在那里坚持签字的二战老兵,而不是贝聿铭的设计。如果我推荐一个站点,一定是夏威夷的太平洋国家公墓。
在布拉格,我费劲周折终于找到了哈维尔的墓地,哈维尔的墓地在他的家族墓地中,占据一角,朴实无华,如果不是恰逢斯洛伐克的总理前去吊唁,恐怕我要找上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这也正式哈维尔一贯的作风,正如哈维尔的权威传记的开篇引言所述:
He is...... an iconoclast and philosoher-king....... He was a character of great contradictions, a courageous visionary who put his life at risk, a leader who inspired great loyalty; yet a man wracked with doubt, self-criticism, depression and despair.
哈维尔墓地同样的,我到了图季曼的墓地,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的反感,墓地的标号是1号墓地,华丽庄严,但是华丽的有点浮夸,庄严的有点滑稽。
图季曼墓地每一个墓地都是一群鲜活生命的终点
每一个墓地都是一个民族的苦难历程
每一个墓地都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态度
每一个墓地都是一个民族未来的昭示
去感受不一样的国家公墓,我们才能理解生与死的距离,国家和个体,生存和未来。
以色列之行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到赫兹尔山和国家公墓。心中,默默的送上小花~~唯爱永存!
【2】大屠杀纪念馆
面对历史,我们究竟该如何去面对?诚恳的面对历史中的悲哀和泪水,耻辱和心酸;还是用无奈来掩盖,用无知来搪塞。
以色列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所有的有良知的人,都知道在二战前夜和二战当中,全世界都亏欠犹太人。很大程度上,不管是否承认,绥靖政策牺牲了弱小的国家,牺牲了弱小的民族。这一点不单单是犹太人,就是捷克也是一个悲哀的牺牲品,苏台德地区的割让就是绥靖政策最大的后果,在慕尼黑会议上英法两国联手出卖了捷克,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二战的开始,之后的纳粹德国开始闪击波兰,开启二战的血幕。
到达大屠杀纪念馆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漫步在廊桥之间,恍若隔世,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那是赫兹尔山,旁边的纪念馆在雨中默默无言,灰色的建筑,彰显的水泥自身的古朴色调,雨水划过,变成深灰色。玻璃上有点点雨滴,一切显得漫漶而压抑。或许这是这样的色调,这样的天空,这样的雨水,才适合来到这样的纪念馆。
大屠杀纪念馆-1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个救助的故事,钢琴师是一个无奈的故事,朗读者是一个绝望的故事。这些都是犹太人的悲伤故事,这些都是纳粹德国的血腥屠杀,是对纳粹的控诉,也有对德意志德国和这个民族的拷问。朗读者毫无疑问走的更远,用独特的视角来拷问每一个德国人,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为什么一个善良的普通人会成为凶残的螺丝钉,而充当了纳粹德国的帮凶和刽子手。
有时候,会觉得无奈,人性真的很凶残,而且丑陋。
那一堆堆的鞋子,这里大约一共有四千多双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鞋子。每一双鞋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占据和离开,在纪念馆,鞋子让人震惊。而在《朗读者》中,同样的给了鞋子独特的悠远的镜头特写。鞋子承载的是大地和躯体的连接。当犹太人终于可以在耶路撒冷挺住,终于可以在西墙祷告,他们亲吻这片大地。
纪念馆内部有些许黑暗和压抑,里面严禁拍照,不能大声喧哗。事实上,到了里面,每个人都屏息凝神,因为这里默默的诉说着过去的悲惨故事。里面既有大量的犹太人被迫劳动的景象,也有在集中营被集体杀害的场景,既有犹太人身上的服装,也有他们居住的床板。纪念馆的尽头是一项伟大而哀伤的工程-----寻找每一个消失的犹太人。到今天这个工作仍然在继续。仰望,是一个个名字和图像,俯瞰,是一个巨大的象征墓地。迄今为止,大约有一百多万名字已经找到,而全世界的犹太人还没有放弃继续寻找。“让一个灵魂得到告慰”这是以色列人建国的承诺,更是犹太人的信仰精神。
大屠杀纪念馆-2纪念馆外,还有一个专门的中心用来感谢和铭记那些给予过犹太人帮助的人。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辛德勒。还有中华民国驻奥地利领事馆的领事何凤山,正是他突破了重重阻力,承担了重重风险,争取每一分钟的时间为犹太人发放至上海的通行证。勇气和良知战胜了恐惧,政治。情不自禁的,有些骄傲-----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伟大灵魂。对于这位伟大的外交官,怎么样的评价都不过分。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他的面前,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从而感到了我们自身的渺小”。
以色列前总理沙龙:“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
一位当年因为何先生救助而得以生存的犹太幸存者引用哲人的话:“有些人虽然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的光辉仍然照亮世界。这些人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
风雨飘摇的中国,日本占领的上海,国民政府的重重压力,世界各国对于犹太人的冷漠,在如此的条件之下,一个普通的外交官完成了最伟大的义举。但是何先生本人却说: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的。
----是的,人性的光辉最终会照亮我们!
走出纪念馆,阴雨天让人觉得一切都不真实,抚栏远望,天地蒙蒙。只有沉重的叹息。
外面还有副馆,是纪念那些悲惨岁月中死去的儿童的纪念馆。我在门口驻足,久久没能走进去。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都是上天最美好的馈赠,但是他们在几个月,几岁,十几岁的时候就悄然无声的离开了人世间。有的孩子在集中营中在画画,画出他们心中想象的美好世界,有得孩子在节约自己的饮食让给劳动的父母,有的孩子睁大了眼睛却没有来得及感受着世界的爱和暖,就离开了我们。看到这里,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以色列卫国战争死去的战士的母亲的话“我很庆幸,他死在了战场上,而不是集中营”。
15万儿童在这里安息。门口,两个柱子折断,一如幼小的生命夭折。给每一个孩子最美好的祈祷和祝愿。
只要我们心中,
还藏着犹太人的灵魂,
朝着东方的眼睛,
还注视着锡安山顶,
两千年的希望,
不会化为泡影,
我们将成为自由的人民,
立足在锡安和耶路撒冷。
----以色列国歌。
【3】90号公路
少有车辆的90号公路以色列贯通南北的90号公路是自驾的极品路段。南部从埃拉特,埃拉特是差不多是以色列最南端的小城,海滨城市,据说和特拉维夫的现代化完全不同,更不同于耶路撒冷的严肃气息。反正我没去过,就是听说,听说而已。按照房东兄的说法:“这是一个miracle,经过一片荒漠,然后突然之间一个美丽的小城,美丽的红海就在眼前。而且埃拉特的海鲜非常棒,这里是度假胜地----有细腻的沙子,有新鲜的美食,有慵懒的阳光。他一再的说,这个地方真的值得去。可惜我的规划里面是北上加利利,戈兰高地。我和他说,没关系,下次来以色列,可以再说。归国以后,我告诉他,我的以色列之行的遗憾,他回复邮件给我说:
“ I'm really happy you enjoyed your stay in Israel and kind of happy you didn't get to see it all - now you have to come back.”
其实旅行之于我,很重要的就是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当然也可以从他们当中得知哪里是更有意义的地方要去,哪里有最正宗的美食,甚至哪里可以兑换货币更划算,哪里的交通充值卡更便宜等等。
了解到我要北上,房东推荐了最北部的小城,沿着地中海海岸线最北的小城,原谅我,我因为行程的原因没有去,所以忘记了名字,有兴趣的百度一下。他很推荐,希望我从这里开始沿着地中海一起开车下来。他还推荐了AKKO小城,很美很安静的小城,我到了AKKO,在这里遇到了几个欧洲旅行团。这里曾经是拿破仑征服不得不止步的地方,这里融合了穆斯林、基督教、东正教和犹太教,这里的和谐让人吃惊。也就是从AKKO小城开始,我开始更加关注十字军东征的故事,同时开始了解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的故事(以后可以八一八这个专题,很有趣)。
荒漠与绿洲自驾从90号公路,会感受到约旦河西岸的军事气氛,会体会雄浑壮观的沙漠,也有让人叹为观止的绿洲,科技的力量改变这个狭窄的国家。
90号公路沿线不禁想起唐朝乐队那首经典的《太阳》。
“当我面对这无人的戈壁
我抬头望见你
你的安详透过我流浪的心
融化了长存的孤寂
你的存在不只是神话
人们的传说不知过了多少世纪
你看到沙洲漫漫点点荒绿
你看到一个人变老然後死去
太阳你在哪里
太阳你在哪里
太阳你在哪里
太阳你在哪里......
”
稀少的车辆,逼仄的乌云,无垠的荒漠,星点的绿洲,那是一种让人血脉喷张的豪迈。甚至看着90号公路和传说中天天冲突的约旦河西岸已经融合,甚至有一种紧张和期待的兴奋。
加利利湖以色列,你是如此的神秘,充满了魔力;你像一个美丽的女人,虽然经过了千年,依然在这里等待每一个人旅者投来敬仰和热情的目光;这里是现代和古老的交织,是神话和现实的重叠,是情爱和童真的融合。
你的芳香、色泽和光彩洒向这个蓝色的星球,默默无言,胜似千言。
是的,我们都欠你一个拥抱!
以色列国旗---------- 全文完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