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间有用吗?

作者: 宋逸斌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21:33 被阅读26次

    大概在我还是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看怎么提高学习效率之类的书籍。其中很流行的一个词叫拖延症,你之所以没变得更好,是因为你制定的那些计划几乎都没怎么完成,反而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比如刷微博与各种娱乐上。我一听发现很有代入感,每次作业都是匆匆带过,甚至不到最后一刻不去写。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放完寒假回学校,发现作业没写完,状态很不好,于是在课室里拿起一本《战胜拖拉》在研究。

    不得不说拖延症这个概念很深得人心,好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而你只要解决了,你的生活也的确会好一点。不过今天这里暂且不讨论拖延症这个东西的意义,而是要谈一个动作,那就是记录时间。

    许多企图提升生活效率的建议,都离不开时间。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时间,管理自己成为各位的首要问题,而其中的第一步,往往是记录自己的时间是如何花费的。李开复讲过,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也讲过,甚至艾力酷爱英语还有一个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我有挺长一段时间有仔细记录自己的时间,甚至在家教时也告诉我的学生,让他和我一起用记录时间工具。遗憾的是后来我并没有因此感觉到什么太大的变化,当然也就中断了。

    但记录时间这个建议的存在感实在太强了,以至于我又停下来思考。我首先想到的是在《怪诞行为学》里提到的一个概念,叫“付款痛苦”。它说的是我们在花钱时会有某种程度的心理痛苦,我们只要花钱了就会有这种非快感。就算如此,我们也会不自觉地降低这种痛苦对我们的影响。

    怎么降低呢?用信用卡支付就是一种方式。跟信用卡这种后付(先享受后付款)相比,用现金支付是比较痛苦的,因为你是看着自己的现金当场一张一张消失的,这听起来就惨无人道。现在移动支付那么发达,除了方便之外,相信也有付款痛苦的原因。虽然你用手机支付一样的钱,造成的变化却仅是数字的连续变化,哪个的失去感强烈点?

    这种付款痛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敏感度会随着付款金额金额而相对下降。付款越多,我们感到的痛苦越大,但随着金额的增加,新增的每一美元带给我们的痛苦感是逐步减弱的。这也很好理解,为什么我们早上起来刷会微博就会有很大的负罪感,但是晚上睡觉前却能玩手机玩到2、3点呢?因为一开始敏感度很高,而到后来敏感度减弱,再加上连续的效应,给你带来的痛苦敏感度自然就降低了。

    而记录时间的这个行为,本质上就是将你一天连续的时间量化,保持自己的痛苦敏感度。我们在消遣时,很容易上瘾,因为不能让你上瘾的产品设计,注定是失败的。这时能拉我们回来的,往往是对这种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的厌恶与警醒,一旦你陷入的时间过长,你的自我控制力其实就在下降了。时间量化,就是刻意不让自己陷进去,尤其是陷进那些收割注意力的专家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录时间有用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wa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