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己是一种本能。
成长自己也是一种本能。
只谈成长,是成功学。
只谈自我保护呢,我没想到应该用什么“XX学”的名称来命名。但至少有必要去研究一下受害者心理学。
这两种本能也需要平衡。不能偏废哪一端。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着如何保护自己。
不谈人际间的交往,只谈内循环就好——你是否有意识到你的自我沟通里也有些挥之不去的“自我保护”吗?
像封印,像剪不断扯不断的网罩住你,而你出不去。不仅仅出不去,可能连真话都听不到。
这种“自我保护”,看似活成精明的自己,
结果通常是没有尝试去突破自己的局限性。
我忘了告诉你我最初尝试用CHATGPT写作的费用:1.08元人民币。学习怎样使用更有效率的费用是199元人民币。
哦,不是我忘了,而是你一听说有费用就已经“嗖”地飞远了。连可能的花费你都没敢问。我一不是教这个的,二不是卖这个的,跟我也没有半毛钱关系。明明是你来打听,这一骑绝尘的速度怎么让我无语呢😅。
唉!总听到了这位朋友对于宏图伟业、战略和管理的各种构想。我算是长见识了。您的话茬我接不上,您的风险阈值我也无法形容。尽管我现在对用CHATGPT写作兴趣不大,只有几周的探索。但对于学习与转型相关的新技术,这样的冒险比朋友鼓励我玩路冲的风险要小得多哈!
尽管很多事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或者是成长的必需品,但至少等于向未来的窗口瞥了一眼。我觉得是值得的。何况是对新技术有所向往甚至可能有所需求的我们。
也许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想着:如何保护自己。
因为害怕自己失败或者受伤。
因为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意味着可能会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
于是,一辈子都错失了突破及面对的机会。
而无论如何,只有当我们冒险并尝试不同的事物时,才能学会新的技能、经验和知识,才能更好地看待和应对未来的挑战。
要是总想停留原地,等着身边人递给你梯子,然后又在没有攀登一步的情况下对外面的世界各种揣测,时不时的还要对递给你梯梯子的人pua几句。那你这情天欲海,没有人能填得起,只怕精卫也飞走了。
看不到自己心里的那个高墙,看不到最不容易破的是自己给自己设的牢,再怎样自洽,也不能让自己的局面改变,不能实现“我想要”的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