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里到乡下,又从乡下回城里,几十年,弹指一挥间。
当寒流又一茬接一茬地跨江而来,天空又变得阴多晴少,车站码头又人满为患时,又要过年了。
在城里过年不错,比如这座被誉为天堂的城市,“三面云山一面城”,“画里移舟,梅边吹笛,墙头唤酒,枕边看湖”,此乐何及!
但我仍决计要到乡下去,去看看那郁郁葱葱的山,清清潺潺的水;去听听那黎明黄昏枝头的鸟啼,村前村后的狗吠;去尝尝那新鲜竹叶裹的粽子,卤得红红的猪头肉;还有去会会那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玩笑都可以开的乡亲们……过两天闲云野鹤的日子。
到乡下过年去!到乡下过年去!
去年我就是在浙西小镇七里垅过的年。
记得是农历廿九到的小镇,走在小街上,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嘻嘻哈哈,熙熙攘攘,什么都有得卖,什么都有人买,什么人手上都拎着东西。还有城里看不到的大红大绿的年画、对联,城里听不到的放开喉咙的谈笑、呼喊,城里买不着的地道的土鸡、土鸭、土猪肉、本塘鱼虾……
大年三十,一个老早家家户户就是一片锅碗瓢盆声,从厨房响到院子,炉子上的铁锅在抖动,压力锅哧哧地叫着,热气和着香味令人霎时亢奋起来。你看:女人们捋一把头发又接着干,并不时笑着责备男人笨手笨脚;孩子们发疯似的跑进跑出;老人们则煞有介事地在评头论足……
天还没黑,一家人就围着吃团圆饭,那菜是吃不下了,酒却是喝了还要喝。老人说:吃不下饭,年糕是一定要吃的,吃了年糕年年高;一旁着急的是孩子们:姑娘家红着脸想试新衣,小子们要拿了红包去放炮……
联欢晚会开始了,热闹从单纯的人声转为电视里的歌声加上电视外的笑声,是另一种热闹。晚会节目还没结束,心急的已开始抢放第一个开门炮了……
到乡下过年,还主要图个清静自在。到水边遛遛,山上走走,感受自然,聆听天簌。天气晴好,心情好,登山而放歌,出一身汗,什么苦恼都会随之而去;天阴天雨,没关系,漫步水边,感受“细雨游鱼出,微风燕子斜”的境界。
记得年初一登上富春江边的一座山峰极目,急促的呼吸和流淌的汗水,仿佛把城里积储多时的毒气一下子排空了,浑身惬意非凡。山风拂过,竹海泛起绿色涟漪。随手折一根竹枝,披去青皮,衔在口中吸一吸,一股清新之气直透心脾!朝着大江吼两声,就是向对岸当年隐身渔樵的严光子陵先生和击石哭文天祥的谢翱先生的一声千年之后的问候。
不要迎来送往,不必满脸堆笑,不用当心车来车往,不必拘束说话声音,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说就说,想玩就玩……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幸福吧?在城里,你能做到吗!
到乡下过年去,顶一下!
��X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