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特辑芳草集谈天说地
包公故事:元代奠基期(二)

包公故事:元代奠基期(二)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4-01-29 08:17 被阅读0次

元杂剧比较成功地塑造出包公的艺术形象。南戏中的包公戏8种,《包待制陈州粜米》《王月英元夜下留鞋》《才子佳人误元宵》《包待制判断盆儿鬼》《包待制捉旋风》《神奴儿》6种亡佚。只有《小孙屠》尚存,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本。《林招得》,《宋元戏文辑佚》存佚曲三支。元杂剧包公戏亡佚10种,《灰栏记》《糊涂包待制》《包待制七勘货郎莫》《仁宗认母》《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犯押狱盆吊小孙屠》《包待制判断烟花鬼》《风雪包待制》《包待制勘双丁》《包待制智赚三件宝》《小孙屠》。

元杂剧包公戏存12种。《蝴蝶梦》《合同文字》《后庭花》《鲁斋郎》《生金阁》《留鞋记》《陈州粜米》《盆儿鬼》《神奴儿》《鲠直张千替杀妻》《小张屠焚儿救母》《灰阑记》。对包公清官形象、忠孝主题、民间信仰等方面的传播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包公担任主角的只有《后庭花》《生金阁》《陈州粜米》3种。其余9种,包公戏份不多,一般是直接出场断案。

与宋代记录包公事迹的文本相比,元杂剧继续扩充包公清官形象。包公在打击权贵方面,内容情节比较详细,断案描写比较详细。鲁斋郎、庞衙内等权势人物最终被正法,替广大民众尽抒压迫之怨。在具体断案时,包公会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情、理、法,褒扬忠孝,尤其对孝子格外宽宥。如《蝴蝶梦》包公保全王氏三兄弟,《合同文字》包公奖励刘安住孝行,《小张屠焚儿救母》里,担任东岳速报司的包公救下小张屠的儿子。包公不仅依靠智慧破案。还借助梦境和冤魂来协助断案。在口耳相传中,包公形象日益深入人心。作为象征符号,包公是铁面无私、不畏权势、嫉恶如仇的标杆,主持着正义和公道。

包公从早期话本的历史人物清官演变成为故事形象清官。这一戏剧形象又反过来影响民间文学中包公的形象,促成了精英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双向流通,包公传说得到有机整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包公故事:元代奠基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bb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