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家干部引诱妻子吃河豚借机杀害,丧尽天良

国家干部引诱妻子吃河豚借机杀害,丧尽天良

作者: 微言微评 | 来源:发表于2024-02-03 08:36 被阅读0次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佳作。

今天就是立春节气。诗中所描述的场景很快就要呈现在大众的眼前。

江水变暖了,鸭子开始到水中嬉戏。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返青抽芽,至于河豚,也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中的鸭子,芦苇,相信不少人都很熟悉。说起河豚,可能相对陌生。只知道他是具有鲜美味道的鱼。

坊间始终有着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念天下鱼的说法,足以佐证他的独到。

不过,河豚虽然好吃,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毒素。如果加工期间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就餐的人中毒死亡。

得以这个缘故吧,有人创造出借品尝河豚来杀人的完美方式。听上去让人不寒而栗。

这起案件发生在浙江台州。凶手名叫戴卢民,案发前还是台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公职人员。

按照正常逻辑分析,戴卢民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日子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完全能说得过去。

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他竟然欠下巨额债务。常言说得好,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面对债主的追要,他开始打起了歪主意。

他把眼光放在了刚领取结婚证两月左右的妻子身上。表面上,他对妻子恩爱有加,实际特意引诱妻子试吃河豚。

当然,在他的精心操作下,他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妻子在试吃河豚后,不幸身亡。

接下来,他以妻子意外中毒死亡的理由,公然向保险公司申请高额赔偿。

事情到了这一步,挺有意思的。你说他傻吧,犯罪手段给人感觉相当狡猾,说他聪明吧,他也不想想,保险公司是干什么吃的。

保险公司的钱着实不少,但绝非哪一个人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拿到的。不然,别说挣钱,恐怕早就被骗得人去楼空。

不通过人家的专业调查结果,打官司都行不通。特别是涉及到人命的大案。

其实不难看出,作为一名成年人,尤其还是公职人员,戴卢民完全应该掌握河豚有剧毒的常识。

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充分替妻子考虑,告知其隐患所在。再说句不好听的,不妨替妻子以身试毒。哪怕只是在有备无患的状况下做样子。

结果呢,妻子中毒过世,他却安好。事出反常必有妖,怎么不令人生疑呢?

不得不说,很多真相有时候很复杂,毕生难解,但有时候也很简单,压根经不起推敲。于是,戴卢民杀妻骗保的恶行终于大白天下。

本月2日上午,他被依法执行了死刑,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像戴卢民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极其少见。只是可怜他那位无辜的妻子,原本想和他携手过完一辈子,却惨死在最信任,最爱的男人手里。

难怪不少人认为,女人在寻找另一半时,一定要擦亮慧眼,看清其人品。否则,荣华富贵也不过是过往烟云,唯有遗憾终生。(文/孙新合)

相关文章

  • 冒死吃河豚:晋文笔记

    吃河豚,值得一死。 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冒着死亡的风险吃河豚? 在潮汕,每年都听说有吃河豚中毒的渔民。 河豚的毒素,...

  • 吃河豚

    河豚有毒,没想过要去吃它。何况河豚是一道名贵菜,在我的生活里难得见到。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东坡...

  • 吃河豚

    江生被小弟们拉扯着下馆子。江生不好推脱,只好进了一家饼馆。 店小二一听那江生来了,连忙憨憨颠颠地跑出来...

  • 吃河豚

    河豚吃起来味道鲜美,但是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使人中毒。 一天,一群朋友相聚。其中一个人说:“有人送给我一些河...

  • 吃河豚

    老王告诉我他在海鲜市场买回一条河豚鱼。 “这鱼有毒,怎么敢吃?”我反应强烈。 以前我听爸爸说这鱼毒性巨大,毒死人没...

  • 河豚料理究竟多好吃 让日本人不顾生命危险

    河豚鱼肉质细嫩、鲜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鲜”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说,中国沿海某些地区有吃河豚鱼的习惯,日本人把...

  • 靖江河豚

    靖江河豚 江阴的江北是靖江.那边盛产河豚,河豚有毒,吃不好丧命,历来有拼死...

  • 泰州唯一能吃河豚的火锅店!不怕你中毒,就怕你上瘾!

    你吃过河豚吗?你敢吃河豚吗?你敢生吃河豚吗? 因为体内的剧毒,人们往往谈“河豚”色变。河豚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

  • 拼死吃河豚

    拼死吃河豚 沈癸酉 河豚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六朝建都南京有关。据史载,公元3世纪到6世纪末,三国东吴、东晋、宋、齐、梁...

  • 拚死吃河豚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诗中描写的正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家干部引诱妻子吃河豚借机杀害,丧尽天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fx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