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分享专属的“奇妙”
出示学习提示:
学习内容:
(1)默读3-8自然段,思考:哪些词句描绘的景象让你觉得很奇妙?
(2)学习流程:自主学习-小组分享-全班分享
(3)品读方式:读句子-想画面-说感受
师:小组合作,寻找奇妙。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分享,找一找文中你认为奇妙的地方。边读边想,心里涌起一处画面,等会儿和同伴分享。听明白的举手,太能干了,开始学习。
第一个人就找到一处,真棒!我发现你们这个习惯特别好,波浪线勾好句,小三角标好词。巡视,指导:有画面吗?
师:太快了!厉害!我怎么给别人说清楚,让别人也觉得奇妙,如果大多数都完成了,我们就小组交流,四个人四分钟。如果乱乱地说,有顺序地说,一个人说其他听,轮流说,开始。
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呢?(很多组都举手)人很多,我就采取抽签的方式吧。(抽签,5小组。)
生:(嚷嚷)怎么又是他们?因为刚才同桌分享的也是他们[x8]。
师:为什么他们总是这么幸运呢?因为越努力越幸运哦!相信幸运也会很快来到你身边。开始你们的分享吧。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如果你一个人都说完了,那其他人说啥呢?
这样说:请大家看到第三段,我认为天空呈粉红色,就觉得天空很奇妙。
我喜欢认真倾听的孩子,听明白了吗?我们平常看到的什么颜色的天空?灰蓝色
这里说 是粉红色,还慢慢变……是不是?
从粉色到蓝色。
所以作者说,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见到新词不放过。读词卡:蔚蓝色
(随着学生的分享,随文识字词,指导书写和理解。学生的分享略)
【品评】如果说前面学生思考的是共性问题,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在这个环节得到充分的体现。每个人都愿意分享,充分说明宁的课打开了学生思考的开关,用语言分享出来。
生继续分享:7自然段,我想象的画面,我感觉我看见了余晖一会儿变成了金色,一会儿变成了紫色,所以我可以说这里是非常奇妙的。
师:这个奇妙来自于哪里?这是余晖带来的变幻之美读词语余晖,两遍?余晖是什么?你在质疑?谁能回答呢?
生:灰色的
生:太阳落下的时候的一些色彩
师:有没有发现他在联系生活实际,掌声送给他。
色彩带给我们的美。
出示“变幻”,读两遍,怎么理解?
生:从一个东西变成另外一个。(可以换成变化吗 ?)
谢谢你,说得非常清楚 重在幻。说明颜色美轮美奂。写幻。读一读词。
师:有没有发现重在一个变字,说明变得快……
S:第八自然段。
T:有的孩子闭上眼睛在想。你感受到了奇特美妙。
齐读,读出奇妙。
我看你们的预习单,有19个人写对了,我把它画大,师写一遍,生跟写。当你有不记得的字的时候,就画大。闭上眼,有字吗?好这个字就是你的了。
生继续汇报。
师:我有欣赏,有些小孩别人有读的时候,都闭上眼睛去想象了吗。有补充吗?没有,那你感受到他描述的画面了吗。感受到了。那你们捧起收来,读一读,能不能读出
生读
师:我佩服你们,我的眼前真的浮现出满天繁星的感觉。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生:有感觉。
师:把有感觉的那些词稍稍读重一点,
05读出你的奇妙
【课堂捉虫】
师:我们来看看,刚才的分享中你们用到了一些好方法,有哪些呢[x10]?
生1:联系上下文。
生2:和实际联系。
生3:边读边想画面
师: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你们不断地总结,就还有很多。今天这些好方法,谁带来的?他们对吧,掌声送给他?
本来还有其他组补充,没有时间了,孩子们,很了不起。现在我们来配乐朗诵,传递奇妙吧!(学生配乐朗读,全课结束。)
【品评】语文课,一定要有朗朗书声。在上个环节,一直伴随着读:默读、自读、齐读。齐读第8自然段时,孩子们读出了夜晚星空宁静的奇妙,感觉很美。这里配乐朗读,将这份奇妙传递出去,升华这份奇妙[x11]。
[x1]从反馈来看,学生之前对课文有过预习,解决掉了A类目标
[x2]体会“奇妙”一词的文中义(B类目标),
同时引出本文的核心,体会作者如何看见,如何写出“平凡”事物的奇妙(伟大事物的魅力)(对核心目标的表述可能不适当)
[x3]复习了解释词语的技能(B类目标)
[x4]学生围绕“奇妙”,推测文章大意(B类目标)
[x5]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指向“奇妙”
[x6]教师在学生未意识的情况下,对问题进行了梳理,体现出了文本解读的功力,及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的能力
[x7]这儿我理解是日常训练的结果,但是老师的临场组织必不可少
[x8]老师临机的价值观教育
[x9]A类目标的随机完成
[x10]有意识地归纳识词,体会意象地方法
[x11]总体感觉
本文的B类目标
1、 复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 通过围绕核心词,学生推测文章大意,并试着将自己的问题按想象中的文章写作顺序进行梳理
3、 通过文章的阅读,找出作者写作材料的组织,整理出写作顺序
4、 借助方法,体会具体语句中“奇妙”,完成方法的归纳总结
这是一位数学老师帮我整理的实录,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课堂里的师生活动和记录者的思考。一年之后,再次选择上《我们奇妙的世界》,我的教学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一年前的分享式教学研讨课呈现了以学为本的课堂形态,问题由学生去提,问题的解决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能够看到所有学生很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思考与分享中。山西的公益课,更加注重学科本质的学习,以大单元的视角设计单元教学,并设置学习情境,以大任务的方式,逐步指向语文要素的落地,大概念的建构与迁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减反增,学习目标更加聚焦,学习任务更加明确,学习评价可观可测,而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都有明显的提升。
关于语文教学的探索,需要进一步下深水,挖掘学科本质的东西,让学生的学习深而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