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6年10月,我还在县里读高二。假如去校外买本杂志《辽宁青年》,都将会读到《工作与人生》这篇短文。
我生在辽宁,彼时还是一个16岁的贫困青年。
每天都要数钱,盘算还有几元几角可用。除了课堂上的书本,我极少读课外书,更不用想去买。因此王小波是谁,文章谁写的,都与我无关。
直到21世纪初,我走出校门、有了工作挣了钱,才买了自己喜欢的书。这篇文章终于读到了,而之间隔了20多年。
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其背后的原因,不是贫困二字就说得清的。
大学图书馆里肯定有这篇文章,书籍也免费借阅,我又时常去借书。五年的大学时光里,我居然没有读到这篇文章。
根据吸引力定律,我跟王小波没有互相吸引。
只能说,缘分未到。
2
叙旧的事就不提了,言归正传。
《工作与人生》一文的关键词有两个:工作、人生。能完美结合这两个词的,是文章开篇的一段话。
我现在已经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来比喻人的一生,现在正是中午。
人在童年时从朦胧中醒来.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清晨的软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时分,他的精力最为充沛,但已隐隐感到疲惫;到了黄昏时节,就要总结一日的工作,准备沉入永恒的休息。
按我这种说法,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
根据以上说法,我差不多快11点了。只是不太同意最后一句,“工作是人生的主题。”
我生于农村,扎根城市,人生跨越两个阶段。
若把自己当作农村人,我需要把生儿育女看作一生主题;若把自己当作城市人,就要考虑墓志铭上的成绩单。
如果再把工作算作主题,我就有了三个主题。
无疑,这是异常艰巨的重任。
依我个人观点,工作是谋生的手段,没有工作的收入,我过不好这一生。养儿育女是组成人生的要素,没有工作的收入,也没钱养儿育女。
至于人生成绩单怎么写,我反而不关心。既然做不成官、当不了公务员,索性不去考虑节。
由此得出结论,无论我的人生主题是什么,工作都是关键。
3
工作如此重要,足以称作我的衣食父母,可我对它没好印象。
一个山野的兔子被关进了城市的笼子,每天必须啃胡萝卜,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吃青草。对于兔子来说,这不但失去了丰富的食谱,还失去了闲逛的自由。
刚入职场时我就是这么想的。
可是,王小波认为他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也推荐青年朋友们这么做。理由是,工作中总有志趣相投的人,享受工作的乐趣,也是一种巨大的好处。
他还补充说,从金钱、权力、生儿育女方面可以得到的快乐,都会得到制约。
我总觉得,反过来理解,可能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十几年工作经历,让我接触到了几千个人。总结出一点: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这不能证明王小波说得不对,或许说明,在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没想好,一生要干什么。
还有一个原因,现代人口中的工作,与王小波说的工作,不是一个意思。王
小波把工作看是一生的主题,我及一些人仅把工作看作一个饭碗,并且不肯干好。
认识上的差异,导致无法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4
“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这句话是王小波说的。
如果我是蜈蚣,会举起所有的脚,表示强烈同意。人在工作中,不能只用到手腿腰,而不去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不能和工作貌合神离。
职场上,领导批评属下会说一句“没有脑子。”
“没有脑子”的人是很多的。一部分表现是:你让他做事,他才会去做,效果好不好他不关心;你没安排,他便一个人刷手机。
这样的人,别指望他把工作干出样子来。当然,对他来说,干什么都是好的。
“心胸”一词,不大出现在职场上。如果领导批评女属下,说“没有心胸”,会被误认为语言上的骚扰。
女人对心一词不敏感,对“胸”一词,是万分敏感的。即便是男朋友,也不敢说女朋友“没有胸”,否则就要面临挨打、脸被挠花、分手等惩罚。
所以,王小波贴心的建议说,“心胸”不要从解剖学上理解。此外,跟人脑一样,心胸也是难说清楚的东西。
5
罗素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检点的方式,就是看是否“有悖于心胸”。
有悖于心胸的人,就不值得交往;有悖于心胸的事,就不值得去做。
我劝自己不要相信这句话,可觉得它有道理。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如果人总是过自己不接受的生活,那就失去了动力。
所以,王小波提到,中国人喜欢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
我也是中国人,理论上我该喜欢这句话才对。实际上,我不喜欢。
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人活着总是好的,但要活出个样子来。这套用了王小波之前的话,既然他没有说过,就当做我的观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