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
《自控力》|自律者自由

《自控力》|自律者自由

作者: 入境繁华 | 来源:发表于2017-05-01 22:26 被阅读224次

    文:阿龙(along)

    前几天来实验室时,看到了我们班的道道一个人正在实验室学习,其实道道的毕设很早就做完了。很多人做完毕设都出去玩,而他却仍然坚守在实验室学习。于是我好奇地走了过去问了他几个问题,这次对话对我感触很深。
    我:“你为什么每天还来实验室?”
    道道:“不甘于平庸”
    我:“你是怎么做到每天都能来实验室?”
    道道:“自律者自由。”
    这次的对话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产生的,也明白了他可以拿到今日头条SP的原因。

    自控力不仅是区别了人与动物,也区分了每一个人。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动物在发情期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那些成功者往往都是高度自律的人,他们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时间,自律使他们能够始终如一地去完成一件事情,这种长期的坚持使其脱引而出也使其获得更多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是时间的自由,还有选择的自由。

    本文知识结构如下:

    11.png

    一、揭开自控力的神秘面纱

    作为人类,我们必然受到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影响。自控力是人类对自己欲望和冲动的管理和抑制,也具有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控力的本质,才能明白为什么失控以及如何提升自控力。

    1.1 生理特性

    首先说说生理特性,人类一些行为举止都是受身体的某些组织或激素控制,而自控力是受人类大脑的前额皮质控制。如图:

    22.png

    人类对内外的刺激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当外在遇到危险时(比如遇到老虎),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让我们快速躲避;而面对内在的冲动时,身体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意志力就是大脑前额皮质对冲动的抑制。

    既然大脑皮质是人类的一个组织器官,那么自控力具备以下特点:

    1. 消耗能量。任何组织的活动都要消耗能量,而自控力是大脑消耗能量最多的一个活动。
    2. 可塑性。如同肌肉通过反复训练变得结实、强壮,自控力也可以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刺激得到提高。
    3. 存在“极限”。如同肌肉一样,如果我们反复举哑铃,当达到一个临界点时我们的手臂开始发麻发软,便不动哑铃。但是这个临界点可以被不断提高。

    认识了自控力的生理本质以后,我们知道自控力是可塑的,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得到提升。因此不管现在我们的自控力或自律水平怎样,只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训练就可以得到提高。

    1.2 心理特性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控力就是一种驾驭“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三种力量的能力。
    我要做:自己正在逃避、却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健身、写博客(有几周没写技术博客了,嗨)。
    我不要: 一些自己希望改正或避免的习惯和行为。比如写代码不写注释,经常刷朋友圈等。
    我想要:自己的长远规划,内心对未来的真实渴望。比如写书、当架构师等。
    如果能够驾驭好这三种力量,它就能够增强自律,帮助你实现目标。

    二、失控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两个自我:一个任意妄为、及时行乐;一个克服冲动、深谋远虑。意志力第一法则:认识自己。只有具备对自己行为的意识,了解当前是哪个自己正在主导全局,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否则像开自动挡一样,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作决定,便会失控掉入诱惑的陷阱。所以我们需要认识我们为什么会失控,才能避免失控以及提升自控力。

    正如自控力是由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相互作用的,因此失控也是受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2.1 生理失控

    能量消耗导致失控

    根据自控力的生理特性,当我们发挥意志力和自律作用时,我们体内需要消耗能量。长时间的自律或自控过程会使我们消耗体能的意志力储备,如葡萄糖等。所以我们经常一个月会有那么几天不想看书、学习,或者睡眠不足的时候无法高度自律。自控率欠佳时,是身体在提示我们需要增加相关的意志力储备或休息(比如举哑铃发麻了应该要休息下)。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我们的自控力储备:

    • 万能的运动。如同万能的开水一样,运动也是一个万能的东西。通过运动我们可以增强身体机能、释放压力、提高肺活量等,还能提高自控力。所以我一般每天傍晚都会坚持跑4~5公里,很享受跑步后带来的那种释放感。一天疲惫的学习之后跑个步,冲个澡,晚上又重新焕发活力,学习和工作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 绿色运动,走出室外,看看绿色植物和感受新鲜空气。
    • 深呼吸放松。
    • 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充分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办事效率,以及增强自控力。
    • 冥想。每天冥想10~15分钟有利于提高意志力、避免抑郁。平时工作学习节奏如此之快,我们很少静下心来和自己独处。冥想就是一种与自己独处的方式,通过关注呼吸、忘却其他东西而达到一种零极限状态。网上有很多冥想的步骤,可以参考参考。
    • 短期可以吃糖。通过吃糖和巧克力等可以快速提升血糖含量,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自控力。但不能长期使用,会破坏血糖稳定。所以互联网公司(百度、今日头条等)一般都会提供下午茶,提供一些甜点和水果,让用户快速获得能量、提高工作效率。
    • 长期应该吃那些保持血糖稳定的事物。比如水果和蔬菜。

    生理极限

    肌肉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肌肉疲惫,自控力也一样,长时间使用会达到自控力阈值。此刻身体保护机制开启,为了保存能量会提前调整身体状态,通过提示你已经达到“极限”而节省能量开销。但如同跑步一样,人类的身体极限是可以被不断刷新和突破,我们可以不断挑战跑步的速度和时间的极限,以提高自己的爆发力和持久力。自控力一样,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其实并不意味着身体真的无法再坚持了,只要再坚持一小会儿,突破所谓的极限以后,你的自控力就会得到一个新的提升。

    多巴胺的分泌

    当面对或想象吸引的东西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多巴胺的物质(图1有标注)。多巴胺物质会刺激你产生快感,劫持了你的注意力,这种对象变得对你来说至关重要,大脑会想如何获得或重复出现回放那个东西。多巴胺能够给人一种激励,使得我们为了获得这种感觉而付出努力。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但不能感觉到获得奖励的快乐。任何我们觉得会让自己高兴的东西都会刺激奖励系统。

    一些互联网产品和生活很多地方就利用这个特性来吸引用户,比如:

    1. 游戏。像王者荣耀通过对战获得人头数量、助攻数量、第一滴血以及胜利等这些奖励机制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达到吸引用户的效果。
    2. 微信点赞、微信运动排名等。利用用户的虚荣特性,来触发用户的奖励系统,分泌多巴胺。
    3. 商品打折。是一种省钱的奖励机制。
    4. 店铺免费试吃。

    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巴胺的分泌使得人类能够为了追求目标而不切努力,促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地方,例如我们容易陷入诱惑之中(例如有的人沉浸在撸啊撸、王者荣耀中),带来焦虑和不安。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种我们一直渴望的东西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比如游戏,但其实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空洞和焦虑不安。

    根据多巴胺的特性,我们可以不断强化我们的目标,通过一种奖励机制使自己保持对目标追求的旺盛精力。同时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知道这些东西是否真正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如果只是一种虚假的快乐应该及时制止。

    2.2 心理失控

    道德许可

    道德许可是指:当你表达一种态度时,你更可能按这种准则行事,简单地说就是认为我已经这么好了,应该得到奖励
    当人们对自己过往的表现表示满意或认可的时候,便会更加容易纵容或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比如今天改了一个大bug了,自我感觉良好,“我简直牛逼,这样的大bug都解决了,玩一把王者荣耀放松下吧。”。或者今天坚持看了一本书了,自我感觉很赞,“今天都看了一本书了,明天允许自己休息下吧”等等。

    类似的道德许可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一些列举常见的形式:

    1. 暂时的进步。
      比如上面举的两个例子,bug和读书。还有一些阶段性的进步,如考研复习高数一本书看完了,觉得自己棒棒的,就允许自己放松休息下。
      面对这种诱惑的解决方式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继续朝着目标方向前进。
    2. 未来更好的自己
      有时候我们总会觉得未来的自己会有更多的时间、更强的能力、更好的自制力,能够完成现在不能完成的事情。这种未来的乐观主义,使得我们降低目标的难度,让我们沉溺于当前的享乐并养成拖延的习惯。例如以我写博客为例,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每周至少写一篇技术博客,也坚定未来的自己能够完成。然而一周结束了一遍技术博客还没写,然后心里会安慰自己说:“反正这周都这样了,这周确实很忙,下周肯定有时间,下周开始继续写吧。”于是明日复明日,不断再期待未来更好的自己来完成。
      药方:要明确明天与今天没有什么不同,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行为的数量。
      例如,针对写博客,我会规定自己每周六晚上总结这周的一些技术和读书收获,然后整理成文章。如果要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规定时间,完成一项规定的事情。

    消极情绪

    面对消极情绪或压力的时候,大脑会做出安抚和奖励资金的救援反应(分泌多巴胺,促使你做一些你觉得开心的事儿),因此也更加容易让诱惑攻破我们的防御壁垒。比如女朋友和自己闹矛盾了(伤心),情绪开始低落,于是就代码也不想写了,书也看不下去了,就喝点酒看点电影放松下吧(诱惑使你更加消沉)。很多人都选择了一些错误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如:吃、购物、喝酒、吸烟、游戏等。这些促进了多巴胺的分泌,让你陷入诱惑当中,而之后让你产生一种罪恶感(一个晚上又没学习了)、厌恶感(自己怎么老是抵制不住诱惑,开始厌恶自己)。于是做出空洞的承诺,发誓要改变自己,然而发现还是没做出改变,于是觉得自己很没用,继续沉沦,形成恶性循环。
    而有效的缓解压力和消除低落情绪的是那些能够抑制多巴胺分泌,增加改善情绪化学物质的方法:

    1. 运动。每次情绪低落或压力很大的时候,我都会去跑步。那些情绪与压力,就如同划过脸颊的汗水,顺着风晒落在跑道上。而我也会获得一种释然,一种无限的轻松感。
    2. 冥想
    3. 阅读

    面对消极情绪和压力时,还有一种不科学的做法就是抑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去想这些。但是越是抑制,越是反弹,你会更加容易陷入情绪的沼泽中。而较为科学的方式就是接纳自己的情绪(但不是接纳表达的内容),不要急于去吸取教训,而是要像朋友一样去信任、鼓励、安慰自己。

    及时行乐

    根据心理学,相比于未来的奖励,离你时间更近的奖励更具有诱惑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沉溺于及时行乐的思维,而忽略长远的目标和未来的奖励。例如每个毕业生毕业的时候并不是意味着功德圆满、事业有成,毕业仅仅是一个新的开端,是未来职业规划中的一小步。我们都是朝着自己职业规划的终极目标而努力。但是很多人在完成毕设和毕业时都容易陷入一种及时行乐的状态,开始玩游戏、看小说、放纵自己,而很少在这个阶段想着自己未来长远的奖励机制(比如事业有成后的一系列奖励)。

    及时行乐也是受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影响,你对当前的诱惑和奖励充满着渴望和期待。例如你正在准备一个月后校招笔试和面试时(还有很多知识点没复习),此刻有几个同学约你去一个你很想去的地方旅游。这个旅游就是短期的即时行乐行为,因为你内心非常渴望,所以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会让你觉得很有诱惑。

    面对当前诱惑,有几种比较好的方式可以应对:

    1. 10分钟法则。
      当诱惑与你存在距离时,自控系统掌控局面。10分钟法则就是让即时满足感延迟10分钟,让大脑将它看成未来奖励,降低多巴胺的分泌。即在所有诱惑面前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
      比如学习的时候,突然想看看朋友圈,那么你可以和自己说,再看学习10分钟再刷。通过不断延迟10分钟,以达到克服诱惑的目的。

    2. 降低即时享乐的折扣率
      通过改变自己对选择的看法,降低当前快乐重要程度。
      1)要明白你为了即时的满足而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
      2)问问内心是否愿意放弃它来换取诱惑你的短暂快感?

    3. 破釜沉舟
      通过破釜沉舟的方式限制自己的选择,以抵制眼前的诱惑。 比如学习的时候把手机放在寝室,让自己学习的时候完全处于无手机诱惑状态。

    4. 不要等待未来的自己
      及时行乐时,我们会觉得当前浪费一点时间没什么问题,反正未来的自己(比如明天)会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因此不要等待未来的自己,明天与自己没有什么不同

    社会认同和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说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的行为和思想都会受到其周围的人所影响。人是社会人,我们会在乎社会认同,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社会的接纳。

    我们的行为、目标和意志力等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和传染,如同肥胖传染。肥胖的传染是通过改变一个人对可接受体重或体型的认知而发生的,而不仅仅因为行为或生活方式受到了相互的影响。例如,当一个人在节日聚会见到了自己很久不见的好友,注意到好友有些“发福”,他可能会因此认为稍微胖些也没什么大不了;或是由于朋友食量惊人,于是他不自觉也跟着吃得更多。

    所以如果身边的朋友都在玩游戏时,你会想那个谁谁都玩游戏了,我也玩几把不碍事,于是你也会开始沉溺于游戏。这种集体的气氛很恐怖,如果走在一起大家都在讨论游戏而你不会,你觉得你被这个集体所孤立,这会促使你去玩游戏。如果你也会玩游戏,和大家一起讨论游戏的时候会促使你分泌多巴胺,更加吸引你继续沉沦游戏。这也是我们在一个集体中容易失控,因为集体的行为往往会影响你的决策,你在乎这种社会认同。

    药方:

    1. 明确自己的目标
    2. 树立榜样,正如我们会被周围的人影响一样。我们通过树立榜样来影响我们,越亲近效果越好。
    3. 利用社会认同原则,公开我们的意志力挑战。比如发个朋友圈我要一个月练出腹肌。
    4. 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通过构建一个集体项目,让大家互相监督互相影响。例如扇贝背单词里的小组,豆瓣里的兴趣小组等。

    抑制反弹

    越是不让自己去想一件事情,我们会越想它。我们一旦有了“我不要”的想法的时候,大脑就开启了一个“监控”进程在扫描。此刻大脑有两个进程在执行,一个是“操作”进程(正在做事)和“监控”进程。学过计算机的都知道,开启一个进程需要消耗内存和cpu,而对于大脑而言脑容量和处理能力有限,多开启一个监控进程,脑容量不足会让我们更加疲惫。

    我们试图不去想一个事情,这个事情就会一直萦绕着你。当一个想法频繁出现、难以摆脱时,人们就会很自然认为它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这种想法在扫描和重复中被不断强化。

    研究表明如果允许将压抑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个想法就不太容易被激活了,因此进入意识的可能性也变小了。允许你去想一件事,反而会减少你想起它的可能性。放弃控制内心感受,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控制外在行为。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

    1. 在此刻应该接纳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刻意的抑制,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
    2. 关注我想要,而不是关注我不要。如《刻意练习》中提到的“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强化前进的动力”

    参考

    [1] 《自控力》
    [2] 《零极限》
    [3] 哈佛《幸福公开课》
    [4] 《刻意练习》
    [5] 《异类》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控力》|自律者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mq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