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婚姻育儿
你为什么走不进孩子的内心?因为你不懂得倾听

你为什么走不进孩子的内心?因为你不懂得倾听

作者: 凌想 | 来源:发表于2017-04-11 16:25 被阅读166次

1

我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一直被抑郁情绪所困扰,对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来,不愿意上班,甚至不愿意出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生活了无生趣。

咨询师专注地听完她的诉说,很认真地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说你觉得快被抑郁情绪吞没了,不能自拔,可是,你还是每周一次,让自己梳洗清爽,努力走出家门,穿过半个城市,坐到我面前。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你能克服抑郁情绪,坚持做到这些呢?”

女孩一下子愣住了。答案显而易见,却又是她从未想到的:是她自己的力量啊!

虽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种种不如意,可是内心深处,她还是不想放弃自己,还是想把自己拉出情绪的泥沼。原来自己还是有力量的啊!

这句问话像星星之火,唤起了她内心的力量感,尽管是那么微弱,但,转机就由此发生了。

这个故事让我有所触动。

也是由这个故事,我渐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倾听。

2

我曾经以为自己很擅长倾听。在一场谈话中,我更习惯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

我有很好的耐心,也有帮对方解决问题的热心,我也学习了倾听的礼仪技巧: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以注视对方眉头到鼻尖之间的三角区为宜,要时不时地有所回应……

直到我进入心理学领域,我才发现,我所谓的善于倾听,只是皮毛,远远没有触及倾听的本质。

真正的倾听,不仅仅是身体的靠近,更是心与心的靠近。

一个很好的朋友陷入感情的困境。

我自以为很清楚地看到问题在哪里,于是各种角度、深入浅出,掰开了揉碎了给她分析,这样做为什么不对,应该怎样做,往往一通电话就是一两个小时。好友点头称是:嗯,你说的有道理,我明白了。然而过不了多久,她还是苦恼地问: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如此几次,我很是挫败: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又回到原点了。

现在想来,我的倾听里充满了建议、评判,我拼命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灌输到她的头脑中,想让她开窍——这么简单的道理她怎么会不明白呢?

然而我错了。这不叫倾听,这叫评判,叫灌输。

我并没有真正“看到”她——这么简单的道理她为什么不明白,这就是问题啊。她一定有她的想法,她的思维模式,她的犹豫,她的软弱。

我是用头脑去听她的故事,而没有用心去听。

3

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习惯了用理性的头脑去听,在听的时候,头脑高速运转,忙着算计、分析、评价、解决问题。

而真正的倾听,就像台湾心理咨询师周志建博士所说:需要一种单纯、一种简单。我们必须把自己“变成五岁的孩子”,用一颗“赤子之心”进入生命,它是情感的、灵性的、直觉的。

真正的倾听,不是靠理性的头脑,而是需要一种生命的投入,去解读对方的生命故事,“只有生命可以抵达另一个人的生命”。

如此说来,这么多年,我们真的“听到”孩子在说什么吗?


孩子赖在床上:“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学。”

“那怎么行,只要没生病,每天都要坚持去上学。快点起床!”

孩子很开心:“妈妈,我今天语文考试得了95分!”

“哦,不错。你们班多少90分以上的?小明考了多少分?你那5分丢在哪里了?”

孩子把腿磕破了,疼得直哭。

“早就告诉你,走路看着道,别上蹿下跳的,说多少遍你不听,这下知道疼了吧。”


多么熟悉的场景和对话。

我们看到问题,看到分数,看到自己的正确,就是没看到孩子。

4

学会倾听,首先是看到。

不仅看到眼前这个小孩的调皮、叛逆、懂事、哭闹,还要用心灵的“慧眼”看到孩子这个“人”。

这需要我们放弃“我执”,放弃想当然,放缓脚步,蹲下身子,设身处地去体会他的心情和感受。

有一天晚上,橙子整理书包,献宝一样翻出他在学校画的“军事地图”给我看。

我有一堆事要做,走过来匆匆瞟了一眼:“哦,挺好的,有意思。”

橙子没再说什么,自己拿着画琢磨着玩。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敷衍。家务事稍后再做不迟,陪伴更重要。

我坐下来,和橙子一起看这张地图。细看之下,发现很多“玄机”:“哪个是你的国家啊?”

橙子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在“地图”上指点江山:“这是我的国家,那是小华的国家,我把领土分给小华和小蓝一些,这样就比较势均力敌了。这是我布的阵,在这里把小蓝的军队包围了……”

我边听边问,渐渐地,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一下课,几个三年级小男生就凑在一起,兴致勃勃地“纸上谈兵”,有你争我夺,也有互助配合,有童趣,也有若隐若现的成人规则……

橙子说得开心,我听得有趣。

如果我不曾坐下来,带着好奇问出那个问题,那么我只看到了那张笔法幼稚的地图,不会知道地图背后还藏着一个孩子的灵动世界。

5

除了“看到”,更进一步,是从话语中发掘孩子内在的力量。

好的倾听,是能够带给人力量的。

这需要我们在听的过程中,

去看他“有”什么,而不是去看他“没有”什么。

去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没做”什么。

这样的倾听,就会带来好的问题。

什么是好的问题?

就是那种会让人微微一愣,促使他思考的问题。

因为他从未这样想过,这个问题突破了他惯常的思维模式,让他发现:咦,问题还可以这样想,我还有这样的潜力——就像文章开头那个女孩的故事。

不妨多问问孩子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why)——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会这么做?

你是怎么做到的?(how)

你这样做时,有什么感受?心里是怎么想的?(what)

6

有一天上学的路上,橙子说:“这个周末我要做个数学课的PPT,下周我要演讲。”

我说:“哦,下周要轮到你了吗?”

橙子说:“不是每个人都要去讲,是自愿报名的。”

我的好奇心起来了:“你是自愿报名的?”

(要知道,不久之前的语文课PPT主题演讲,要不是老师要求每个人都讲,橙子就不打算讲了。看来是那次演讲让他感觉良好。)

橙子说:“是啊,我想讲。”

“哇,真不错,小孩好棒!”我摸摸他的小脑袋。(一般情况下,对话就到此为止了。)

我想了想,又问:“对了,你为什么想演讲呢?”

小孩明显思考了一下,说:“演讲的感觉很爽。”

我再追问:“怎么‘爽’呢?”

“就是我可以把我想说的表达出来,特别过瘾。”(出乎我的意料、却很棒的回答。)

“明白了,这种站在大家面前,把自己的想法大声说出来的感觉确实不错。不过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和练习,你打算讲什么主题呢?”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讨论他要讲的主题。

我的提问让橙子原本模糊的“想演讲”的念头清晰化了,让他看到“想”的背后原来是他喜欢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

每一个人的自我都是被“建构”的,被周围人的反馈所建构,孩子更是如此。

积极的倾听会给到孩子积极的反馈,让孩子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擅长——这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一点一滴塑造他的自我认知。

同时,倾听也会让你更加了解孩子,创造出一个积极、温暖的亲子关系。

孩子需要你的倾听,真正的倾听。

7

倾听,不只是耳朵的事,也不只是头脑的事,它需要心灵参与其中。

回想一下,我们会在谁面前敞开心扉?

她有什么魅力,让我们愿意把内心深藏的一面袒露给她?

我们又会在什么样的谈话中感到内心安稳、充满正能量?

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聊天?是自说自话、轮流倒苦水的吐槽大会?是口口声声为你好的苦口婆心?还是能让你审视内心、看到自己独特之处的促膝谈心?

我们希望自己怎样被对待,就知道了该怎样去对待孩子。

真正的倾听就由此开始。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也由此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为什么走不进孩子的内心?因为你不懂得倾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my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