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养了一条小金鱼,刚来时不知是陌生还是幼小,吃东西很优雅,一周喂2次,一次3颗鱼食足矣。慢慢慢慢地,这家伙胃口大了起来,吃相也不讲究了,我的手一靠近鱼缸,竟学会了直起身子跳着接食,一天喂2顿,一顿6颗都不够。又捏了一小撮喂它,这家伙跟几天没吃东西一样,饥不择食,一幅狼吞虎咽的架势,追着鱼食跑,越是着急越是一颗都吃不到嘴里。哎,这跟现在的我又何其相似。
过了半年颓废的日子,每日侍花弄草,吃吃睡睡,美其名曰“休养生息”。养的自己像个废人,半年一事无成,身体也并未强健多少,论文更是无只言片语。真是焦虑的头发都快掉没了。
为了结束这种井底之蛙、期期艾艾的生活,决定多走出去交流学术,念头刚一转,几个学术研讨会就上门来了,却干着急还是迈不出实践那一步,PPT 刚打开又放下了,潜台词是“不行,我还没准备好”。内心焦急万分,怎么办,怎么办,我怎么就是下不了手?此刻,跟桌上这条鱼真是难兄难弟,他为填不饱的食欲焦虑得头都快转晕了,我为做不出来的学术焦虑得头发都快掉没了。
偏偏上午还出了个差错。之前仓促写就的书一直没敢送人,今天竟有人主动来要,一翻就指出来一幅配图是伪作,无比蒙圈,蒙就蒙在人家说是假的我都不知道假在哪。然后,那位老师就给王院长打电话,又发了朋友圈,还主动加了我的微信让我对比真伪,果然系伪作。长了个教训,可以后在学术圈咋混,以后还要吃人家先人这碗饭呢(哭脸)。领导教我让风波过去的最快的方法就是不回应,明天即使研讨会上碰到了也当没事人一样,脸皮厚些。可还是好自责,好迷茫,好焦虑。这次碰巧被人指出来了,下次呢?一次次贻笑大方吗?有时候起点高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优点、缺点都会被人放大,唯有更加努力,更加严谨,更高要求,更快成长。
还是那句话,欲速则不达。我形容去年自己的状态,参加一个又一个研讨会,像是猛地被人推了一下,一下就站在了台上,张口就说来不及准备,碰巧好人多,大家对我也不太计较,好运气加平台加持,去年也就过了。可学术是长久之事,不可能一辈子靠运气,最后还是得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踏踏实实去做,让学问经得起推敲。有时候慢何尝不是一种快?
写到这焦虑缓解一些了,继续奋战明天下午发言的PPT。是谁说要多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跟那些需要踮起脚尖够一够的人在一起,才能成长,才会优秀?自己立的flag,跳着也请把它实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