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我等伍琦诗的第二本书好久了。自从去年无意中接触到她的《无声的告白》感觉很是诧异,女性刻画生活的能力让人佩服之至,一贯平凡生活描绘的丝丝入扣,一贯的给人空白和遐想,你在她书中可以找到很多的自己,她的故事给你的生活道路提供了一份可能和参考,告诉你,不那么做或许是这么一种结局。
和《无声的告白》一样,《小小小小的火》的故事结构也是先交代结果,后阐述缘由,不读到最后,你根本无法得知故事主角到底是那个,除非有人给你剧透。衣着光鲜、事业有成的中产阶级和穷困潦倒、缺衣少食的底层流浪家庭,在各自的认知和魅力的碰撞之下形成的乍见之欢后,但还是没迈过价值观的这道坎,最终留下了久处生厌、不欢而散的结果。我承认,以我目前的阅历来说,我始终没推断出,在这场碰撞之中,谁是过错方,谁又是受害者。是理查德森一家?可是“他们每年都会给动物保护协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并且经常参加当地的慈善募捐”。是米亚?可她“当她们搬走时,都会把所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带走”。或许如同黑格尔说的那样,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不存在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双方都很伟大和高尚,但各自为了自己的伟大和高尚,又都无法后退。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寓言小故事:两个被工作困扰的年轻人到寺院里找一位得道高僧,称自己的工作太苦闷,实在呆不下去了。高僧闭着眼,就说了五个字:不过一口饭,然后就不理会他们了。年轻人似乎都悟道了,于是下山。其中一位很快辞职,回家乡务农,几年后因为搞创新,闯了一条致富路;而另一位则仍旧在原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继续工作,几年后也升职加薪,谋得不错的生活。两人年轻人不解,便讨论起当时对高僧赠予的五个字的理解,辞职的年轻人说“不过一口饭”,我没必要为此受气,有更适合我的地方,所以我选择离开另谋出路;另一年轻人则说,我理解的是只是为了挣口饭吃,凡事受点累受点气算得了什么,少发牢骚、少发脾气,做好本份,所以我就坚持下来了。他们都认为自己理解正确,便又去寺院中找那位高僧求解。高僧仍紧闭双目,徐徐说道:不过一念间。是啊!不过是一念之间。理查德森夫妇,“他们以前参加过各种抗议、静坐和游行”,只是“多年的郊区生活改变了他们两个,他们身上不再有理想主义者的锋芒,更不会做出激进的举动。”米娅,“她早就意识到,很久以来,女儿已经成了她突发奇想、走走停停的牺牲品”,所以“她们来到西克儿高地,米娅承诺她们会留下来。”可最终“她们会从那里上高速,离开克利夫兰,一路向前”。在人生各自向往的道路上,有人转而西行,有人却一路向北,各自用不同姿势踩出同样精彩的脚印,并时刻为之骄傲和自豪,只要是尽全力的或者,怎么样经历都是属于自己的。如同美国的20世纪的诗人弗罗斯特写的那首诗那样,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作者还是一如既往的用孩子眼光关注着大人的世界,有彷徨的,羡慕的,自我的和羡慕的,就像《优雅的刺猬》里面的帕洛玛一样,带着录像机四处拍照,寻找自己存在的理由和勇气。那该如何理解这群孩子呢?按照自己的成长来理解,很难有共同之处,毕竟文化的差异太大了,但在这群孩子身上我们或多或少可以找见自己另一面的影子。遇到喜欢的事物,我们会努力的靠近、了解,甚至霸占它们,从来不问缘由。倒是有个有趣的现象,原本安稳为上的理查德森一家却出了个叛逆且最终走上流浪道路的孩子,居无定所的米亚却养育了一个特别想稳定但却一直跟母亲流浪的孩子。我想,或许这些孩子的存在隐喻着各自双方的内心还存在的那一丝丝的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挂念和艳羡,故事最终理查德森家的孩子一把火烧掉了房子,追寻米娅的脚步而去,这可能预示着理查德森夫妇心中最强烈的波澜逝去了;米娅带着女儿又踏上了旅程,说明米娅的依然带着内心的煎熬和无奈继续奔波着。
故事中还有个关于孩子抚养的问题,作者浅尝辄止的探索了下: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孩子,究竟是要关注孩子的原有文化基因还是要关注孩子后天的生长环境呢?故事中的孩子最终被选择了后者,但孩子母亲的勇敢终究又把孩子的命运拉回了前者。这是个多么宏大的命题啊!我想解答者的答案必然也是丰富多彩,众说纷纭,而我的答案依然愿随众人口,愿随角色变。
说了这么多,请允许我用一个小小的比喻作结吧,毕竟故事那么精彩,说多了也就显的啰嗦了。
现代化的灯虽然光亮,但却没有温度;原始的烛光,虽然渺小,却可以温暖人。理查德森一家就像现代化的灯光一般,明亮、光鲜,却是冷冰冰的;米娅就像原始的烛光,虽然渺小,却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博大和坚韧。我们每个人都要凭借自己的思想渡过这黑暗的一生,我想无论是选择那阑珊的灯火还是摇曳的烛光,我们都要为自己祝福,为自己加油,为自己鼓舞,毕竟“黄色的森林里的路”,我们终究只能选择一条。
最后祝愿各位,人生的路上不怂、不怕、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最终能活出个真实的自己。
我想,这或许就是作者想要给我们的人生寄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