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有的人看到的是鸡汤,有的人看到的是技能方法!
这句话来自北大博士后核聚老师。刚开始看见«朋友圈的尖子生»是在刷朋友圈时,朋友刚好写的这本书的读后感,看后感触很深,就迫不及待的买了本。
第一次带着找方法的目标来读一本书,很受启发,正好解决了我目前所面临的困惑,所以写下对我有启发的部分与你分享。
被采访者:杨超。
个人简介:90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16年创办自己的公司--“纠纠留美学堂”。大学期间:大一:开淘宝店,大二:在新东方教英语,在校期间创办新媒体营销社社团,并和同学创办了一家为大学生提供求职的公司。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付出努力。
在选大学时,因为拗不过父母,杨超只好在北京的高校里挑学校,挑来挑去发现似乎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最清闲,然后又跑到传媒大学的贴吧和人人网去做调研,发现那些师兄师姐过的挺快乐,所以就报考了。这件事反应出她自己的风格,别人一般都是根据分数报学校,根据未来的就业情况报考专业,她却反过来,根据自己的未来舒适度先选大学,然后在考试。
学的专业和自己的想要的不一样,当她发现自己面临的窘境之后,她开始研究如何在大学里不怎么上课学习也能毕业。而且她迅速地与其他高校的几个小伙伴结盟,定期聚会讨论如何不学习而顺利的毕业问题。
大二的时候,觉得自己英文还不错,于是跑到58同城淘了一张新东方的二手听课卡,然后去新东方上课。上课的老师觉得她英文好,误以为她是新东方派来检查课程的卧底,然后每堂课都特别照顾她,熟悉之后就让她做了助教,再后来成为了新东方托福老师。
毕业后回老家青海做了新东方的校长,一直从事着于语言有关的工作,不断学习,最终开了自己的留美学堂。
小马宋老师对杨超的评价:你绝对属于同龄人中的10%的那一部分,剩下的90%在大学里要么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结果,就在打游戏和谈恋爱中浑浑噩噩度过,要么是知道想要什么,但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达成目标。
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震惊,被最后一句惊呆了。知道想要什么,但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达成目标。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说:感觉现在没有大一,大二时那么有冲劲了。不得不承认,曾很多次一直以为自己很努力,很努力的付出,但结果却和想要的差的很远,看到这句话,瞬间开始反思自己,原来很少自己陷入想要,却没有明确的计划中,从未想过如何达成结果,只是一味的假努力,最后只能收获很少。
反观杨超,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不断的去付出,不断的努力,一直遵循自己的内心的选择,最终才取得了想要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