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绪与成长
自从跟随宝蕊老师学习以来,我最大的进步就是情绪稳定了很多。
体现在育儿方面,以前会偶尔觉得“不知养娃拿来干嘛,两个人好好的,徒增一个麻烦”。
虽然话粗,但其实是很多父母的心声,无助又无奈。
归根到底,是大人不接纳孩子。不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是什么情感需求,看着各种翻天覆地的哭闹和反抗,就抓狂恨不得塞回去。
学习后,我会刻意用专注、聆听、同理心去陪伴孩子,效果是极好的。
有时候尽管什么话都不说,单纯地、温柔地、坚定地看着孩子,过不到一分钟,孩子自己就调整好情绪了。
儿子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我现在不哭了,我擦干眼泪就笑了!”
这是聆听和接纳的自然结果,本自具足,幼儿也同样如此。
当然,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会有hold不住的情况。
周一周二,我和儿子身体都不太舒服,早上上托育前,都闹腾好久才出门。
这两天,我hold不住生气和烦躁。
觉察自己,首先我是担心迟到的:一来正在改掉怕早不怕迟的坏习惯;二来老师强调了几次要早点到,再迟到就是我做不好了(所以这两天迟到了,我会把责任归咎给孩子的磨蹭)。
其次,也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脸上少了平时的温和,语气显得急躁了(这是我的软肋,只要身体不舒服,就只想一个人呆着)。
孩子肯定是觉察到了,他应该也是不安的。于是开始反抗所有的安排。
他越反抗,我越急躁。我越急躁,他越抓狂。
事后我做了一些调整:提前10分钟起床,应对迟到;不舒服时,提前告诉他“妈妈不舒服,所以没那么多笑容,和你无关的”;急躁时,拥抱孩子,靠拥抱来平复两人的情绪。
抓住0.0001秒,突破!我得面对自己的软肋,去突破!
生活中已经尝试过好几次大大小小的突破,感觉非常好,再接再厉!
二、拥抱的力量
“在拥抱中,情感得以交流,最初的不高兴,也会在期间转化为安全与亲密。”
这句话,估计就是拥抱的精髓!
不管是伴侣,还是亲子之间的相处,拥抱是增强亲密感的必杀技!简单而高效!
在生活中,我和老公、孩子之间拥抱的频率挺高的,所以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个三口小家,非常的和谐有爱。
儿子最喜欢的就是,爸爸妈妈都在的时候,我们三个一起聊天、一起玩。
我们家有一个维系亲密感的好习惯——每天爸爸下班开门时,儿子和我都第一时间丢下手头的事情,冲过去拥抱、亲吻爸爸。
这个动作,同样简单而高效!
另外,如第一点提到的,当遇到自己软肋时(身体不舒服),用拥抱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急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妈妈发生了什么。
书中说到的四种拥抱的方式,我得认真去体会一下。有机会的话,面对更多孩子不同的状况时用上所学。
三、冲突处理
人本性都是害怕冲突的,所以会有强行制止冲突的做法。
尤其是大人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有时会干预过度了。
正如书中所说,“不是什么冲突都要处理,有些冲突是孩子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必要过程。”
我很赞同这句话,生活中我也是这样的态度。有时面对儿子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冲突,我会相信他们自有能力去协调好。事实上,也如此。
孩子的处事能力,比我们想象的强多了。
书中讲到冲突处理的步骤,我第一时间就想起一本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这本书是樊登老师推荐的,教会孩子学会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
通过字词游戏,例如一些/所有、之前/之后、相同/不同、合适/不合适、如果.....可能会发生..... ,来引导孩子如何思考问题。
四、选择/决定,威胁/处罚,承担责任
做到让孩子有效地选择,是一大难点。
因为很多时候所谓的选择,意图性很明显,只是大人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利用选择来压制孩子。
反思自己,像这两天身体不舒服又遇上儿子哭闹时,没办法的情况下,我会说:”你不穿衣服,就出不了门,你得自己留在家里,妈妈要出去了“
然后儿子就会哭着追出来,妥协说:“妈妈不要走,我现在就穿。”
我内心是不好受的,因为知道这种不是让他选择,而是逼迫、威胁,甚至是处罚。但情急之下,真的很无奈。
写到这里,我又深深地反思。尝试做以下调整:
1、了解他的“不想”、“不配合”,背后的原因。当自己hold不住时,马上去拥抱他,给自己一个缓冲。
2、告诉他不做和做的客观情况、以及后果
3、让他自己做决定,同时承担责任。例如不去上学,自己打电话给老师,说清楚原因和后续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