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己,走向青春语文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让孩子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这篇文章写的是这是一所团结充满欢乐的学校,让孩子们感受它的美丽团结。同时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本来是多样式的,按照教材的要求讲的话,我觉得还不够尽兴。课文体现的语文味儿还不够浓。所以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是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和第一自然段课文。第二课时设计的是学习第2到4自然段以及重点凸显语文味。整体设计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三个方面来突破。
在解题的时候,我先让孩子们找出题目,我们的民族小学中最关键的两个词。毕竟才刚刚上三年级,孩子们轮番说过后,在我的不断提醒下才找到了小学。当我再追问这是怎样的小学时,孩子们写得轻松多了,自信大声骄傲的说出民族小学。
我又引导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我们在这里包括哪些民族?孩子们这下鸦雀无声了,沉寂了一会儿过后,有的说是回族,有的说是藏族,有的说是高山族,就是没有人说课文中写到的这几个民族。我提醒孩子们,课文里有没有民主呢?孩子们这才恍然大悟,齐声答道,我们指的是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还有汉族的孩子们。
二怎么写?
问孩子们,你从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孩子们很快说有许多小学生,并且自动的说出这些孩子的穿戴不同语言不同等特点,但大家依然是好朋友,说明这是一所团结友爱的学校,这里的孩子们更是有爱心,有礼貌,瞧他们多么可爱呀,他们是一群有爱心的孩子,大到爱祖国,小到爱这些小动物们,孩子们在这里生活学习,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吗?
当当铛铛当铛意味着上课开始了,我让孩子们猜猜作者接下来会写什么呢?孩子们很快就找出上课和下课。我让他们用最精炼的两个字分别来概括,他们似乎一下子懵了。学习了那么多词语,到底用哪些词语?他们写的有些底气不足,当我提醒孩子们用课文中的词语时,他们仿佛找到了救解药般的兴奋。他们仔细的在字里行间中找寻着相关的信息,生怕漏掉了一丝有用的东西。孩子们长的词语有学习有趣安静,我又问道,你认为哪个词语更能体现上课时的场景呢?孩子们显然肯定了安静。我让他们先读这几句话,一定要读出安静的气氛,然后让孩子们说出怎样写安静的。他们齐声说,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了,还有小猴子也来听同学们读课文,我说孩子们,你们从中知道了什么呢?他们说,读书认真。但是课文中你发现没有?没有认真两个字,那么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知道的呢?是,通过写安窗外安静的景象,来突出孩子们的认真读书。这种闲法,不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捡其他事物来衬托的写法,被称作侧面描写。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想法,所以在这里描写窗外的安静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认真,连小动物们都不忍心来打扰。
所以在写下课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通过动物们来看热闹,衬托出孩子们玩的开心。
三为什么写。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边疆在哪?当我问到孩子们的时候,他们说边疆指的就是新疆。我又问道,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成一所新疆的民族小学呢?孩子们似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腼腆的笑了一下。当我问到什么才能叫做边疆呢?有的孩子用方言回答到边边。是的,他们有可能知道,但是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我送手画了一个简单的中国地图的草,大致轮廓。孩子们很快就找出来了,凡是在边上的地方都叫做边疆。也就是指,国家或地域的边界。我又让孩子们大胆猜测一下,这所民族有可能在哪一个方位。多半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出新疆。当我让孩子们说出理由时,他们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我提醒道,孩子们,看看课文中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比如这些民族是哪里的?一般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很聪明,他们说是云南的,因为在二年级下学期有过一篇文章,是难忘的泼水节,讲的就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也就是云南。因为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在这里的边疆指的是西南边疆,作者也应该是云南人。是的,作者吴然,1946年出生,原名吴欣然。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这里的我们也包含的是作者,这所民族学校,也许这所民族学校就是作者的母校,所以他应该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也是源自他对母校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小学的热爱,更是源自他对祖国的热爱,而有感写的。!
是的,当生活中我们有所感触时,就应该把它写下来,就像昨天好多同学帮助老师打扫卫生,我特别受感动,因此在晚上的时候我写了嘻嘻感谢我的亲们,在生活中写作也并不难,就是将我们的所处所想所见所感写出来。再适当的加上一些描写或者是修辞手法。来装饰你的文章。这样,就是一篇好文章。所谓好文章一定是真感情。请同学们也来试着写一写我们的母校吧。
写到这里,我才觉得有点语文味。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很少问到为什么写。因为教材没有设计,考试也不考。所以在教学中设计很少。因为跟着语文湿地,我觉得语文就应该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语文是注入生活的河流。我们作为教师,教书不仅仅是停留在教材上。更应该注入生活。
就像窦桂梅老师讲的,三个超越。超越教材,一篇课文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不应该把学习局限在一本教材中,还要超越课堂,不能不涉及考试的就略过。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课文也即走出教材,与生活联系,让情感触及到孩子的心灵,成为共同的精神力量。 三超越教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最终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尽管这三个超越我做的还不够好,还不够尽兴,但我相信在湿地人的引领下,我终将走向青春,语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