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围城》着实火得太久,看围城已是初中时的事儿,能记起的情节已经很少。
但围城的经典比喻一直烙印在心田,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很多人将这个围城比作婚姻。
能对婚姻悟出这么深的人,到底婚姻是什么样子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杨绛(钱的爱人)的《我们仨》。
字里行间简单朴素,都在序写一家人这一生的经历与生活。
月子里
都说女人刚生完孩子时最委屈也最焦虑,所以对丈夫的最多不满和抱怨往往产生于月子里。但杨绛先生刚生完孩子时却大不同。
【钟书这段时期只能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 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
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的那个,我说:“不要紧,我会修” 他又放心回去。
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 他又放心回去。
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
一个怕黑、怕鬼、只剪了一下虾须子便被虾的“抽抽”吓得逃出厨房,并发愿说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吃虾了的胆小女子,可以在自己刚刚生完孩子时给予先生如此的包容,并还要做先生的“定心丸” 实在让我觉得温暖至极。
必得是这世上至深至浓至柔软的爱,才会让一个人发自心底地对爱人满满都是欣赏,连他的“缺点”也是她觉得最可贵也最想要保护的“珍贵”,于是,他在她为他生孩子时连连“做坏事”,她却只是心疼他这些天要一个人生活,并坚定又温柔地一遍遍用“不要紧”宽慰着像个犯错孩童般的他。
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怪罪,这是很多情侣夫妻的日常。换了别的伴侣,这种状况,可能会暴走,会怨怼,会撕逼。至少是这种对话吧,“老娘在医院辛苦地生孩子,要你做什么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一点忙都帮不上,只会添乱!”
然而他们就这样一个犯傻,一个包容;一个犯错,一个温柔地说,不要紧。
两地分离
钱杨一家从巴黎回国后,钱就去了昆明的西南联大,杨带着女儿住在上海,一别就是两年。
这期间,杨每天都在为了生计奔波,给学生做辅导课老师,做副校长,每天早早出门,很晚才能到家。
杨没有写到回家后继续照顾女儿的辛苦,我想这是有的;杨也没有写到这种分别的辛苦,这肯定也是有的。
她只说在钱不在的日子,她虽然住在爸爸家,每周都带着女儿去钱家“做媳妇”去。我想杨也不是很爱去婆家,这个“做媳妇”用的真好,滋味全在。
在钱要回上海休假的时候,杨提前租好房子,带着女儿提前住过去等着钱的归来。
如果我是男人,我也感觉到杨的温暖,考虑周到。也正因为杨的体贴,钱说“从今以后,只有死别,没有生离。”至此二人结束了两地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