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稽

作者: 边走边旺 | 来源:发表于2023-09-25 08:12 被阅读0次

2023.9.25,星期一,天气阴,向苏稽出发。

闹钟设定为早上七点,六点多醒来,煮了两个鸡蛋,烧了一壶水,把代表身份的证件、零钱、应急药物、充电宝、快充线、自拍杆、保暖衣服等装进口袋,带点点下楼走一圈,上楼把毛孩子们的饲料和水装足,就等老三下班回家后出发。

九点正式出门,避开上班高峰拥堵路段,改走二绕。从就近的路口上高速,以前稀疏的路上,现在车流量也大,跟着导航走,不迷路。

熟悉的地名一个个出现,眉山、青神、彭山、夹江,进入乐山界。

青神

乐山北下高速就是苏稽新区,沿着指示牌前往曲艺主场馆,看到新建的体育馆,没去现场参观,因为不懂。右拐是乐山职业教育学院,门外就是青衣江,江边遍地都是各种颜色的鹅卵石,挑花了眼睛。

青衣江边看到一个蜜雪冰城的杯子,借用做道具

运气有点好,青神的集雨层一路追到苏稽,等我们下到河滩捡石头时,雨逐渐下大,一会功夫雨伞就开始滴水。

河边杂物较多,看到一个蜜雪冰城的杯子,借用做道具,凸显鹅卵石的鲜艳色彩。还捡了一块鹅卵石,深色背景前,一条白色蜿蜒横穿而过,擦不掉的红色自然分布其中,有深秋航拍层林尽染的味道。

有深秋航拍层林尽染的味道

捡了鹅卵石,去苏稽古镇吃了豆花和粉蒸牛肉、萝卜烧牛腩,花了53元。饭后走走逛古镇,旁边就是峨眉河,走过茹公桥,就可以看到涨水的高度。

长石板的茹公桥
茹公桥,又称稽石板平梁桥。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乐山县"七品皇堂"茹金倡导,怀苏、古市两乡绅商罗仕伦等人出资修建,以连通苏稽三场(苏稽场、沙嘴场、葛老场)。
过去苏稽三场被峨眉河相隔,过往行人全靠摆渡或临时便桥极不方便。而峨眉河属山溪季节河,一遇大雨就暴涨,临时便桥常被冲毁。石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两岸人们的往来,对促进苏稽商贸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感念"皇堂"之恩,当地父老乡亲便称"茹公桥"。
在苏稽众多古建筑中,茹公桥堪称一景,石桥全长93.5米,共17孔,每孔由五个条石拼成,每石规格为5x0.5x0.4米,全由雅石筑建。1917至1990年间有4次被特大洪水冲坏的记录,其中以民国六年(1917)损毁最大,但冲坏的只是桥和梁.桥墩基础仍安然如故。1958年,桥面由五条石加宽至八条石,桥面由原来的2.4米增加至3.4米,
茹公桥历经沧桑,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苏稽人的记忆,如今旧貌换新颜,长桥卧波美丽依然。
涨水线

沿着河边绿道,我们去看了网红打卡鱼鳞坝,不过被围起来了维修,无法走近看。远远的能看见的,是涨水冲下来枯枝,还堆积在里面。

网红打卡鱼鳞坝,维修中

一座慢生活的城市,随处可见跷脚牛肉的店铺,便宜又美味。走在大街上,节日氛围已经很浓,苏稽古镇桥上迎风招展的旗子,正在热烈欢迎着远方的您到来。

峨眉河上桥

相关文章

  • 乐山古镇趣谈之一

    苏稽稽古 嘉州古镇有苏稽,镇在嘉州古城与峨眉仙...

  • 苏稽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逛完了乐山大佛,肚子已空空如也。这时,听当地人说苏稽镇的翘脚牛肉十分好吃。于是我和爸爸妈...

  • 苏稽古镇+千佛岩一日游

    苏稽古镇,大约形成于隋朝,始称桂花场,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是一姓苏名稽的隐士居于此而得名,也有“苏...

  • 游苏稽古镇

    游的古镇多了,以为古镇就该是古香古色的房子,整齐布满鲜花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别院,闲庭信步,随处可见的装扮与韵...

  • 苏稽古镇游

    慢慢游 处处吃 苏稽街头人如织 着时装 逛老店 希奇古怪处处现 新镇古 古镇新 儿时光景加倍亲。 老石桥 新廊桥,...

  • 2020-10-03:走过乐山苏稽古镇

    苏稽古镇,大约形成于隋朝,始称桂花场,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是一姓苏名稽的隐士居于此而得名,...

  • 乐山苏稽与犍为罗城

    乐山苏稽,据说是因苏东坡在此做过稽查而得名,我不信。 苏稽小镇,峨眉河穿城而过,昨夜暴雨,河水几乎冲上堤岸,连接两...

  • 苏稽大桥不是儒公桥也不是茹公桥

    黄潮絮语:以下此文,是熟悉乐山史料的马琦先生写的,他在文中对现存乐山苏稽古镇的石桥“苏稽大桥”进行了明确的辨析。一...

  • 还苏稽大桥的本名

    原乐山市社科联的退休老同志马琦写了一文,批驳发表在《三江都市报》,署名为唐长寿《苏稽茹公桥》,这篇文章,说的是现存...

  • 网红苏稽 简素的梦

    据说,如今这打造得夜景如秦淮河的苏稽古镇被评为网红小镇,可是,我却一天一天中失了去行走的兴致。 苏稽在两大世界自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bf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