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威的出场就不讨喜,就作者对沙威长相的描写我们便感觉到他是一个迂腐、顽固、没有人性的人,事实上他做的每件事也都会让大家觉得他不是个好人。但是从现在的角度看来,他不过也只是那个社会的可怜人。
沙威,一个警务人员,在冉阿让化身马德兰市长给大家带来帮助的时候,他要做的却是不遗余力的找出蛛丝马迹证明他曾经是个苦役犯。我想大多数读者如我一样看到这里都会觉得无比愤慨,谁还没犯过错呀,冉阿让现在做了那么多好事就算是曾经犯过错也可以弥补了呀,更何况他犯的错也只不过是为了给他的家人偷一块面包而已。至少在我们现在看来那真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但是沙威不这么以为,他觉得法律的权威不容藐视,他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坏人绳之以法。
我们能说沙威错吗,似乎也不能,他最多是迂腐的坚守着他的工作准则而已。在他的眼里,非黑即白,不管你做了多少好事都不能掩盖曾经犯错的事实。正如对待孤苦无依的芳汀,因为她是个最低贱的人,所以不管别人如何侮辱她她都不能反抗,一旦反抗了就是她的错,因为那个时候阶层可以决定一切。 正因为沙威的固执,所以他想将芳汀绳之以法,在沙威的眼里,没有一切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马德兰市长也不例外。
虽然最后被马德兰市长阻拦了,但是在芳汀弥留之际,沙威依旧毫不留情的把最真实也最伤人的实话告诉了这个可怜的母亲,这也导致读者对他充满了恨意。冉阿让无数次的逃离,却似乎总是摆脱不掉沙威的阴影,沙威在这一点上有着异于常人的灵敏,可以说他真的是一个合格的警务人员,但是他也是所有有良知的人的公敌。
客观的说,沙威这样做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是那个时代教会他要这么做,正如现在我们其实也喊着法律至上一样,只不过我们现在的法律是平等的,那个时候的法律是保护上层阶级而已。他维护他的信仰其实是没错,虽然他不懂得变通,虽然他有些功利,但无非也是人之常情。在那个时代还有人能把法律贯彻执行的如此到位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按理说这样一个人基本上是不会变的,不会被人感动,也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原则。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出人意料,最终改变他的却是那个他一直看不起一直想逮捕归案的那个曾经的苦役犯。在那种情况下,冉阿让选择了原谅,甚至在他救回马吕斯的时候他宁愿以生命作为交换换来马吕斯的平安。或许这个苦役犯对生命的敬畏感动了他,有生第一次他违背了自己的原则放过了冉阿让,也放过了他自己。
在整部小说中,沙威其实是一个特别鲜明的角色,他有着那个黑暗的时代大部分人都有的迂腐,当然他也有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还好,最后内心深处真善美的呼唤唤醒了他沉睡的良知,他终于做了一回好人,也为那个黑暗的世界带来了一丝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