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学堂日更第6天
早上八点,老家隔壁的张婶蹬上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出门了。去的是镇里的一家扶贫车间。上班。
张婶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文化不高,每天和田地打交道,家里有个正念高一的女儿,老公在县里打工,赚来的工资勉强够家里开销。不过前几年,张婶生了场病,精神恍惚,人也懵懵懂懂,老家的人都说她精神有问题。好在,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治疗,病好的差不多了,但是身体没以前好,只得日日在老家伺候菜地。
自从女儿从镇里考上了县高中,家里就剩张婶一个人,她也想过跟随老公去镇里打临工的,但是身体不好,做事效率也不高,去过一两次,人家就明里暗里地指责说工作没做好,张婶打起包袱就回来了。
张婶一直闷闷不乐,感觉不能为这个家做什么贡献。直到那天去赶集,看到圩镇上的贴的电子厂大量招工的消息。
旁边的人都在说“赶紧报名,赶紧报名。”
张婶心痒痒的,问“这得要什么条件啊?”
“没啥条件呢,会干活就行。”
“还有这好事,可是,那技术活我也做不来啊。”
“怎么做不来?都是很简单的,一学就会,再说了,不会,咱包教包会。”贴宣传单的大姐回过头笑嘻嘻地回答她。
原来为了鼓励企业能更好地对接农村、惠及农民百姓,县里出台了产业扶贫来推进农村就业的政策,准备通过政策倾斜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进入“扶贫车间”就业,既能实现贫困户增收,又能促进企业发展。这不,镇里为了响应这一措施,还单独建立了一个大型车间,来扶持人们就业呢。
张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扶贫车间,这一去,一看不得了,都是和她差不多的情况,有些是贫困户家庭,有些是个人情况特殊,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都不拒绝。工作嘛,计件,做多少算多少,要是实在手速慢啊,车间也发你保底的工资。而且时间自由啊,中午回家接个放学的孩子,下午提前回家收个晒得稻谷,那都是自由的。
张婶心花怒放,敲定了准备好好工作,原本她就勤快,女儿念书去了,家里又没有要伺候的老人。张婶是啥也不担心,一门心思做工,常常做的数量又多效率又高,自然,工资也拿的最高。
“一天能赚多少啊?从早到晚的。”估计是张婶的丈夫在电话问。
“70块呢,我要是再努力,就能挣100,这扶贫车间啊,就是好。”张婶是个大嗓门,举着电话向电话那端的人大声说。
不知道对方回了什么。我只听得张婶又笑嘻嘻地说“自食其力,我又不靠你,我乐意。哈哈。”那声音里都是自豪。
张婶又骑着她那辆旧自行车上班去了,她飞驰而过,带起一阵风还有那幸福的笑脸。
我想,应该,再过一段时间,张婶就会换新的自行车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