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漂泊在外的你,还会说家乡话吗?

漂泊在外的你,还会说家乡话吗?

作者: 谷润良 | 来源:发表于2016-02-18 16:13 被阅读484次

在我们农村老家,过年期间,大家最大的爱好就是,找一处宽敞地儿,一边晒太阳,一边唠嗑。那些家长里短,七七八八地聊下来,莫名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总有种说不出的温暖。

这不,头几天,在村西小卖部旁,大家又不约而同集合起来。这里遍布石头、树墩,大家站累了可以坐,阳光普照,没有树木遮蔽,适合老太太休憩,毗邻小卖部,男人们想抽烟了可以随时买,妇女们带着小娃娃,也可以时不时买些玩具、零食,所以,自然而然成为村里几大据点之一。那天列席的主要成员有金奶奶、老凤凰、臭妮儿、二瘸子,还有新婚不久的三魁。

已经忘了那天在聊什么了,零零碎碎的,也没个中心,就在大家都感到索然无味的时候,二丫过来了,领着她弟弟来小卖部买东西。

“二丫,你啥时候回来嘞?”老凤凰往前凑了凑,率先问道。

“我昨晚回来的。”二丫一面回答,一面告诫弟弟,“再买一次,就别买了啊。”

“坐碗来嘞?你咋不坐盘子来呢?”老凤凰撇了撇嘴。

“这闺女出去打工才一年,就能得不是她啦。”金奶奶也跟着附和。

二丫羞愤难耐,领着她弟弟冲进了小卖部,久久没有出来。

一时间,大家都笑了。

在这笑声里,我第一次感到乡亲们是多么可爱,那些老太太们看似牙尖嘴利,其实拥有着一颗多么朴实温润的心啊。她们顽固地坚守着某些传统,一本正经的样子,看着看着,不禁令人动容。

说起来,二丫正处于妙龄,从一个待了近二十年的偏僻贫困的农村,一下子步入繁华摩登的大都市,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眼前,未免不受影响。年轻人,哪一个不想追逐潮流,哪一个不渴望蜕变?何况,这也只是说了句普通话而已。再说了,想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同事们交流,不说普通话能行吗?刚回老家,二丫一时转换不过来,也是有的。

但,怕就怕你不是“一时”,而是“永久”,怕就怕漂泊在外的你,不会说家乡话了。我始终坚信,一个不会说家乡话的人,无论他在事业上有多成功,在生活上有多富足,都未免让人觉得悲哀,一种骨子里的悲哀。

人们常说,故乡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而乡音,就是你和故乡之间的最后一条线,如果这条线也断了,你拿什么来凭吊,来缅怀?

我有一位远房表舅,因为曾经当过几年兵,在部队里不得不说普通话,而导致退伍后再也改不过来了。当然,这个改不过来,是他自己说的,究竟是真改不过来,还是刻意为之,那就不好说了。就这件事,不管人前人后,舅妈都没少数落他。而表舅,他的反应往往是——还说我?瞧你那土样!

由于是远房亲戚,我们很少走动。只有一年,他女儿高考报志愿,犯难了,他亲自骑上单车来找我取经。当时正值暑假,七月流火,大家都穿着背心短裤在风扇底下吹,而他呢,一身的长裤长褂,凉鞋也没穿,两只长筒袜,一双布鞋,最值得一提的是,上衣兜里还别着一支钢笔。远远看上去,就是文化人。

说是找我取经,一落座,他就开始“据我分析”,从当前的教育政策说到未来的高考改革,从全国的就业形势说到个人的兴趣爱好,最后还比较了一下哈佛和北大的“本质区别”。有好几次,我都想打住他,但看着他充满自信的眼神,我又放弃了。

临走时,他四下里望了望房间,拍拍我肩膀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送他到门口,看着他轻捷地跨上单车,挺直的背影渐渐远去,我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

是的,是悲凉。他年轻时一定有过远大的理想吧,那理想在和现实的碰撞中破灭了,而那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就是理想的见证。只是,他一直活在幻梦里,那么多年过去了,他始终擎着理想在和现实较劲。

他或许永远都不会明白,对于一个人来说,比起理想的破灭,乡音的消失才更令人感到悲哀。从根本上说,乡音是一种生命哲学,它回答了你从何而来的大问题。可以说,每说一次家乡话,就是对故乡的一次回望。

而这样的回望,在我们的生命里,乃至灵魂里,都不可或缺。

两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在杭州读书。某次有事外出,回校的时候正逢上下雨,由于忘记带伞,不一会儿就淋成了落汤鸡,刚买的耐克鞋也被打湿了,一瞬间,我心情郁闷到极点。

正在这时,等公车的间隙,耳畔突然传来两句熟悉的乡音。我转身一看,旁边正有一对中年夫妻在用家乡话讨论着上个月的工资,他们同样没有打伞,全身湿透。好奇心重,我率先开了口。果然是老乡,并且是邻县的。原来,他们还和我在同一个学校,做后勤工作。

其实,我们聊了也不过十几分钟,十几分钟后,车就来了。我们也并未互留联系方式,分别的时候,连对方的姓名亦不知道。只记得男人很瘦,女人胖胖的,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朴实的乡野气。但就在那十几分钟里,他们像一团暗夜里的烛火,温暖了我,我想,我也在某种程度上,温暖了他们吧。

而这一切的媒介,打通这一切的桥梁,就是乡音。

几年前看许戈辉的《名人面对面》,她采访贾平凹。虽然我一向不喜欢贾平凹的小说,但当他一口土得掉渣的家乡话说出来,一瞬间里,我就爱上了这个老头。这个老头,尽管成名多年,依然顽固地说着标准的陕西话,管你听懂听不懂,简直顽固得可爱。

说到底,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当初之所以实行普通话,就是为了方便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交流。漂泊在外,你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只能证明环境使然,你不得不说,没有什么光荣不光荣,一点儿不值得炫耀。而相反,如果你学成了普通话,标准程度堪比央视主持人,却在有意无意中丢了家乡话,再也拾不起来了,那就是一件颇值得悲哀,甚至羞耻的事了。

是的,漂泊在外的你,别忘了经常给家里打打电话,说说家乡话。

相关文章

  • 漂泊在外的你,还会说家乡话吗?

    在我们农村老家,过年期间,大家最大的爱好就是,找一处宽敞地儿,一边晒太阳,一边唠嗑。那些家长里短,七七八八地聊下来...

  • 你的孩子会说家乡话吗?

    晚上睡觉前,丫头过来说:美滴很! 一种奇怪的语气,有熟悉又有陌生的腔调。 我和老公的老家在陕西咸阳的一个小县城,我...

  • 在外漂泊的人怎么不爱说家乡话?

    自从毕业后,来到京都,远离了曾经生活的地方,也离开了家乡方言的环境,两耳充斥着城市的喧嚣。与其说说家乡话怕别人听不...

  • 保卫粤语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小伙伴有没有自己的家乡话呢?你们会说吗?很好,能告诉我是什么话吗?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话吗?听到家乡...

  • 在外漂泊

    在外漂泊 习惯了分离 习惯了寂寞 习惯了自己 习惯了感伤 分离 这个城市才呆两年 我却觉得好久好久 有很多回忆 像...

  • 漂泊在外

    微风在吹 月亮高高挂天上 自然界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心若静 便一切都静 顺手抓不到的梦 终不是现实 醒了 泪湿枕边 ...

  • 漂泊在外

    来这边,到现在。终于感觉稳定下来,回头看看,生活甚是零乱,不停地适应,适应人群适应天气适应节奏…… 每天上班...

  • 漂泊在外

    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非常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因为感觉从北京回来的人都是衣着靓丽,感觉在那里遍地黄金,可以让我们过上那些...

  • 漂泊在外

    我是90后,一个湖北人,我去过北京、杭州、浙江、湖南、福建……,一直都在外漂泊,在福建做生意,做生意失败了,我欠了...

  • 致漂泊在外的你

    今天的备课效率太低了,只为了今晚的Pilates,而用了一天去排课,而且没有排出来什么头绪。只看了一遍又一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漂泊在外的你,还会说家乡话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im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