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最终的思想组成金字塔结构,有两种方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法通常比自下而上法容易一些,初期首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1)自上而下法
该种方式更适用于主题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具体做法如下:
1. 提出主题思想
在金字塔最顶部方框填入你要表达的主题
2. 设想主要疑问
确认读者是谁,你希望文章能回答读者哪些疑问?
3. 写出对疑问的回答
写出疑问的答案,或仅仅标注你能回答。
4. 说明“背景”
把要讨论的主题与“背景”相结合,做出第一个关于该主题的不会引起正义的表诉。
5. 指出“冲突”
发生了某种意外?出现了某个问题?或出现了明显不应当出现的变化?
6. 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冲突”的介绍应当引导读者提出主要疑问,否则,应当重新介绍“背景”中的冲突。目的是为了确保你了解自己讲要回答哪些疑问。确认了主要疑问,其他要素才容易在金字塔里各就各位。
(2)自下而上法
该种方法适用于主题还不明晰的情况下,具体做法如下:
1.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的要点
将所有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分为两部分,分别都列出来。
2.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因果关系的分析找出推理链条。
3. 得出结论
能解答读者疑问的结论(关键句)
例子:关于咨询顾问分析一家印刷厂的情况如何得出报告的思路如下
主题=排版成本
疑问=排版成本是否过高?
答案(1)=是的
背景=排版成本是总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冲突=不知道排版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是否过高,但竞争力较低的事实说明可能如此
疑问(2)=排版成本可以降低吗?
答案(2)=可以
新的疑问=如何实现?
关键句子=省略排版过程中不必要的工序,并且将员工工资提高到具有竞争力的水平
初学者注意事项:
1. 要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 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这样更容易找到“冲突”和“疑问”。
3. 多花点时间思考序言,“背景”和“冲突”先认清,否则很容易陷入复杂、混乱的认证。
4. 将背景放在序言里。正文部分应当只包含思想,思想只能按照特定逻辑互相联系。
简单的背景事件不是逻辑思考的结果,不能视为思想。
5.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 序言里要放读者已知信息,金字塔里不要放读者已知信息,而应该放作者的思想。
7. 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法而非演绎法。即用归纳法的形式来表达以演绎法发展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