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樊家巷
作家白先勇曾说到,一个作家,一辈子写了许多书,其实也只在重复自己的两三句话,如果能以各种角度,不同的技巧,把这两三句话说好,那就没白写了。
你看,大作家的整个写作生涯都在写自己的两三句话,初来乍到的你我,那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时刻,是否也是在论证着中心思想呢?
可见,写文卡壳、没有素材,有两种原因,一是你没找到真正要说的中心思想,二是没有搜集到足够多能够论证你中心思想的材料。或许应该再加一条,你找到的材料连自己都嫌弃,根本提不起兴趣来写。
1.关于找到中心思想
提炼中心思想还是要在别人的文章中加以学习,尤其是名著。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教大家怎样阅读的,文中说,一个句子中,去掉所有的形容词和副词,剩下的名词和动词就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东西。按照这个方法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写下来,去掉多余的字词,就是自己语言的躯干。
写作者要做的,其实就是想清楚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越言简意赅越容易发挥。比如,我饿了,我困了,有件事让我心里不爽,女朋友和我分手了我很伤心,我想挣钱,等等,这都是可写的主题。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丰富和有料,把简单的主题打扮成可人的样子,才是写作者应该做的事。
其实锻炼写作能力的过程,就是培养一个敏感的人的过程。你对身边事情的感触多了,敏感程度高了,就不愁没有主题可以写。当然,如果运用不当、走火入魔,可能将来的文坛会多出一个事儿逼,没关系,总比多出一个呆逼要好得多。
2.关于搜集素材
搜集素材就需要你敏感的触角,伸进周围的生活,甚至是别人的生活。
这一点就更简单了,还是以我饿了为主题。饿,代表着食物,有哪些是你饿的时候想吃的食物呢?比如说,火锅。火锅里有哪些食材是令你思而生津的呢?有羊肉片,毛肚,鸭掌,等等等等,这些食材令你想到了什么?羊肉片,令人想起锡林郭勒大草原上胖墩墩的肥羊,给你配备闲适的生活和优越的环境,是为了让你成为更加美味的盘中餐;毛肚,令人想起浑身是软刺的胃,柔软却力量含蓄,拥有超强的内化能力;鸭掌,令人想起去除骨骼就无法屹立的民族风骨。
你看,素材其实到处都有,世界上的物种总量几乎是个定量,但是我们的联想能力和脑洞大开之后擦出的火花,是可以爆炸的变量。
所以,素材何其多,就怕你忽略。
【本文由“樊家巷”发布,2017年3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