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虽然读起来不是那么难,但是在写书评的时候是比较费力的,因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对于亲密关系都是有一些知识体系的匮乏,特别是中国的这个家庭。无论是夫妻关系、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我们都不是善于处理亲密关系的人群,为什么,因为学校没有教过。
这本书颠覆了我们对于婚姻的认知,就是婚姻幸福是一个人的事儿,跟我们以前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完全是两种概念。我们中国特殊的文化,可能还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虽然这本书是西方国家的作者写的,虽然他们对于家庭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我们中国家庭那么复杂,但是作者表达的本质大家还是非常赞同的。
整本书中讲的走进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帮助对方走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成为发现对方内心缺口和修复缺口的最亲密的人。(内心缺口就是那些孩童时期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其实不是你的小孩,也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的爱人。你的小孩和父母都会独立,陪伴你的唯独只有你的爱人。
而且这本书指出我们很多身上的一个坏习惯,也指出我们一些在婚姻生活当中,或者在家庭当中比较大的一个认知误区:通常我们会借着以为对方好的理由来指出对方的错误。不但指出你不对的地方,而且你得听。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对方就会变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比如我们经常说,好心当做驴肝肺啊。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现象?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呀?
事实上,你认为的好,对方未必认为。而且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都有试错和改错的权利。所有的指责和批评,在婚姻中就像一把刀子。
这本书还有一句最经典的话:“”对伴侣的不满,其实都是源于对自己的不满。”为什么这句话经典呢?
因为夫妻关系不好的核心,是来源我们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你在什么地方发脾气,就什么地方是缺失的。如果你能很好的处理问题,你会发脾气吗?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会受到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让我们每个人都不好意思去夸奖别人,明明觉得对方做的挺好的,可能也只说一句,再接再厉,争取下次更好。
为什么中国家庭婚姻最后都会出现问题,因为吝啬说亲密的话,吝啬夸奖。而我们从小也很少得到夸奖。你发现没?你越夸一个人,一个人就会越优秀,如果你想毁了一个人,你就死命的批评他。那么这个多数就完蛋了。
虽然多数人小时候都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和需要的足够的爱。但现在好多了,咱们的文化越发展越好了。大家从这本书中,记住这三个词:允许、放下、欣赏。要时刻记得允许对方犯错,改错,一起成长;放下你的执着,欣赏对方的优点。成为对方内心缺口的修复者,其实我们每个人就都有了婚姻幸福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