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健林的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有网友这样评论:钱不是万能的,是万达的。我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努力,一生拼了命去赚钱,能不能赚到一个亿,但你知道吗。2600亿身家的王健林,一个亿只是他资产的0.04%。相当于你有一百块钱的成本,你要赚四分钱......好像真的是个小目标。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80%的人掌握着20%的资源,而20%的人掌握着80%的资源。努力,或许就是想成为那20%的人。但《21世纪资本论》告诉我们:资本的回报率大于资本的增长率。就是说,你怎么赚钱,怎么努力,都比不上那20%的财富回报,就是说,越有钱,越会赚更多的钱。所谓的“富人思维”应运而生。有一个苹果,穷人会想着我把它分成两半吧,我可以吃两次,富人会拿着一堆苹果,看着自己的果林,然后去想怎么让它变得更大......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一篇研究报告表明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90年代后,考上北大的干部子弟快速上升,这些人占社会的1.7%。他们的子女有40%进入北大。就像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所说的那样。“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好学校。你看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无忧无虑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出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教育资源得天独厚。是很多农村,外地人都享受不到的......”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有些人就住在罗马。
《极限挑战》也做了一期有关高考节目。在这期以高考为主题的节目里,节目组来到上海崇明中学,直面100名正在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让他们参加了一场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的竞赛。
这100个孩子将要参加一场跑步比赛,最先跑到终点的20位同学有奖品。然而节目组却用六个问题改变了他们的起跑线——每满足一个条件,可以向前走6步,拥有比别人更靠近终点的优势。
第一个条件:父母都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第二个条件:父母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第三个条件:父母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第四个条件:18岁前有过至少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第五个条件:18岁前父母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最后一个条件:父母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结果这几个问题过后,有的还留在原地,有的早已遥遥领先。有一个很可怕的问题。龟兔赛跑时,如果兔子没有偷懒,还要努力跑呢?
一北京地区的家长这样讲自己的孩子。儿子每天七点半起床,晚八点课外补习班下课,回家写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一周一本,一个月读完一个系列。内容包括历史,地理,宗教,等等。“我要赢了老爸,我要会老爸不会的东西......”这个孩子这么说。知道吧,这上边的一切,都是孩子自己要求的。你看看,兔子好像没有偷懒,乌龟还能不能赶上兔子呢......
一次我去新华书店看书,走到英语读物那边,看见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女孩,拿着一本英语童话故事翻看。我好奇的问道:“小姑娘,这些你能看懂吗?”她抬头看我:“这有什么难的,我小的时候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呢。”我拿起类似的英语读物,翻看几眼,觉得真的有些时候,人和人不能比。
我每次想文章标题,我都很难想到一个好的题目来。就像这篇文章题目一样。其实我是抄的。王路老师在很久很久之前,已经发表了与之类似的文章:我始终不相信努力的意义。有些东西,你觉得难如登天,在别人眼里,易如反掌!
我其实一直不信天赋,我信努力!但你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王健林的小目标,你再怎么努力,别人财富的积累量也总是大于财富创造量。当我们为农村孩子早当家而喝彩打气时,有钱人家的孩子,早已穿的白白净净的在弹钢琴......但我还是信努力,这里不是谈玄学,是我觉得我努力了,好像真的不一样了。但我不知道不一样在哪里,或许一样吧,但在我看来只要不一样就够了。
努力,其实真的只是为了一份心安。然后祈求佛祖或者上帝给我们一点点恩惠,当我们有幸得到垂青,于是便带着恩惠,告诉周围人,同时骗自己。说:“看,这就是努力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