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02知止而后有定,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002知止而后有定,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作者: 谦宏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12:01 被阅读0次

〔2〕

【原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贱悟】

       “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其实,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是对的,但是,是谁来让这个事物有定理的呢?是我们用的心去发现事物本身所具有的道理。

       心即理,心物一元。求至善,如果只是在事物条分理析,没有心的参与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很难达到我们的目标,生活中最长说的就是:“你没有用心啊”。如果只是在心的层面和伦理层面,又容易变成苦禅。 所以阳明先生在后面又提出了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四个字是做成所有事情的根本铁律,但凡能把这四个字搞明白的,都会有所成就。

        前些日子,我有个好朋友一个人去了西藏,去西藏好像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理想一样,总之是有故事的人和内心虔诚的人或者至少要有点钱和时间才会去。

        他是一个工作十分繁忙的人,钱有一大把,但大家都认为家庭生活离不开他。在去之前,遭受了各种阻力和猜测,阻力最多的就是家里人。包括他的妈妈和爱人不希望他去,也要求让我劝阻。家人主要担心他一个人去会遇到生命危险,缺氧、泥石流,也可能会遇到妖怪吧。

         我并没有劝阻他,只是让他注意安全,带好各种装备,还有就是作为好朋友每天给他打一个电话或者发信息知道安全就好。我知道既然他要去就一定又要他找的东西哪怕是要逃避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做可怜的是有些人连逃避的勇气都没有。当然,没有阻止他还有一个原因,他告诉我布达拉宫的墙面上有很多绿松石随便扣,他说一定要扣个大个的给我。他很坚定,我也很相信他,并在他前往拉萨的路上多次嘱咐他别忘记我的绿松石。

        知止而后有定,既然出发旅行,就必然会有终点。昨天,在他从西藏回来后,我给他接风,邀请一些好友一起吃个火锅。我们听他讲了路途危险,缺氧照样喝半瓶白牛然后那种头疼的想死的感觉,当然有美丽的风景和虔诚的藏民。他说不都是“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后来我问他:“你在西藏有点心灵上的收获没有?”,他说:“有啊,尤其是关于敬畏,就像高海拔的山峰,那种大自然鬼斧神工所造的图腾,会让你一道他的脚下就会产生敬畏,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也是那么值得敬畏的。”酒喝到酣然的时候,他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他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所有的旅行都是为了回家”。

2019-06-14 多云

相关文章

  • 《传习录上》

    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此心若无人欲,...

  • 『传习录』感悟一『尽夫天理』

    『传习录』王阳明 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下面从职场为深入分析阳明先生心学。身在职场会有...

  • 002知止而后有定,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2〕 【原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

  • 大学随记

    朱子注至善曰:事理当然之极。必“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而后可以止于事理当然之极也。虽曰而后,...

  • 修道全指·定静论

    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心有主,则静亦定,动亦定。静时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去人欲存天理,尽天理之极,无人欲之私,则定无...

  • “精一”

    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㈠出自《大学》,朱熹在解释明明德,和新民的时候,提到,要达到明德新民至...

  • 《传习录》初鉴 廿七

    引:必欲此心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欲之私,此作聖之功也。必欲此心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欲之私,非防於未萌之先而克於方萌...

  • 戒与定

    尽知所言,而非尽言所知。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 每日一问

    1. 孩子傲心很严重,怎么办?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作圣之功也。 ——王阳明 2.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22

    “二者雜於方寸之間,而不知所以治之,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欲之私矣。”二者就是指的人心和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02知止而后有定,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ru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