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所在的连队将奔赴赤峰执行国防施工任务,为了高标准完成任务,全团所有连队都派出人员于1983年12月一同来到位于振安区的五龙金矿学习打坑道的相关技术。
也许是年龄合适、个头高大、身体强壮等因素,我被连队选为风钻手,和连里的十几名战友来到五龙金矿。
我和同乡战友林国义,班长张志富三人跟随一名岫岩籍的师傅学习工作。
记得第一次下坑道时,我们三人身穿统一发放的工作服、戴着黄色安全帽、手里提着矿灯,完全是井下工人的模样。一路跟随师傅分别领取炸药、导火索等物品后,乘坐非常简陋破旧升降机,伴随轰轰作响声音,几秒的时间里新鲜、好奇,惊恐、害怕,我们就下到几百米深的坑道里。
师傅将我们三人带到坑道的尽头后,我们跟着师傅爬入狭窄的工作面。在师傅的叮嘱下、在漆黑的坑道里,我们三人完全被动的听任师傅的摆布,接受师傅的说教。师傅反复强调“打风钻、爆破这些工作一定要认真,否则就会就出大事”。一边讲解一边操作,风钻就在师傅的手里自如的转动起来,坚硬的石头很快就在钻头面前不断退让。看了师傅的操作、听了师傅的讲解,我们三个人初步掌握了风钻的工作原理,钻杆在钻头的带动下钻进坚硬的石头里,全部进入掌子面后才算完成一个爆破点工作。
随后我们三人也轮流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打风钻的实际操作。我们先后操作起风钻,师傅操作时轻巧自如的风钻,轮到了我们操作时手里却显得十分的沉重,浑身都随着风钻的“嗒嗒”声震动起来,自己的脚下也站立不稳,随着机器来回晃荡。
一个掌子面,几十个爆破点。在完成足够数量的爆破点后,师傅进行炸药装填及导火索连接工作,然后分别安排我们三人做好引爆前的各项工作。我和林国义负责现场处置,张志富负责将剩余的炸药和导火索先行带离到安全地带。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师傅确定张志富已经到达安全地带之后,点燃导火索,随后就带领我和林国义迅速撤离。
不一会,在狭小坑道中,爆炸声音和粉尘烟雾就在我们身后相伴而来。奔跑中汗水泥水相随,工作服都湿湿漉漉,在走出坑道时,我们几个人除了眼睛和牙齿发白外,满脸乌黑,完全是电影里看到矿工出井的真实再现。
许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哪一个夜晚,艰苦的环境、繁重的任务,漆黑的坑道中、昏黄的矿灯下,那个瘦瘦身影的师傅和我们三个年轻士兵走出坑道的模样……这段经历也是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