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两本书,一本是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的著作《逃离不平等》,而另一本是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 合著《贫穷的本质》,受益匪浅。个人建议,先看《贫穷的本质》,再看《逃离不平等》。
读诺贝尔奖得主的《逃离不平等》不平等是我们的世界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富裕与贫穷,健康与疾病,教育与无知。虽然世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过去的20年间,世界人口增加了20亿,但世界贫困人口的总数减少了一半。2015年全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将减少到7.02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有望降低到9.6%,这也将是全球贫困人口首次降低至10%以下。《逃离不平等》一书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世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分析了这个成就对于全世界人口,尤其是贫困人口的影响。
但这个世界的另一个面貌是:全世界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中国是70多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中国自己也有2亿贫困人口(中国标准)。
对于不平等和贫困,我们最经常想到的是援助:从经济上帮助穷人,从食物上帮助饥饿的人,从药品上帮助疾病的人,从教育上帮助缺乏知识的人。然而,在《逃离不平等》一书中,我们看到了理想中的援助和实际的效果有巨大的差距:目前世界上接受援助最多的几个国家,反而是在走下坡:经济破产,政治动乱,战乱纷起,即使是相对和平的国家,例如我们身边的某个国家,情况也并不乐观。而又有大量的数据显示,许多国家不断减少了援助,自主找到了经济发展的道路,走上了良好的发展过程。这些矛盾提醒我们,至少,恰当地援助和有效的援助方法,比起仅仅从理想和道德角度的无私更为重要。
安格斯.迪顿提出了这样的严厉批评:在今日之世界,援助之所以没有消除全球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根本没有想消灭贫困。许多援助“被政治化和经济利益化”了。援助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援助是出于援助者的思考结论,而不是需要援助者自我的需求。援助反而改变了当地的发展,阻碍了自发的机制形成。例如,援助者希望在某些国家建立工业化,但也许那个国家更适合农业;或者援助者所赞助的一些项目,从其他更重要的项目中挤出了必要的资源。例如,某些医疗专项援助项目,抽调出了大批公共卫生资源去完成,反而削弱了这些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再者,很多援助项目只考虑了谁需要援助,却没有考虑掌管资源分配的政府和组织是怎么样的,许多援助根本没有任何的目的和监督,以至于援助被滥用。并加剧这些政府的腐败和分裂。
安格斯.迪顿指出,从外部援助一个组织,和一个组织内对个人的援助救济,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援助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个过程。要认真评估援助项目,搞清每一个环节可能带来的影响。一定要从整体的角度和被援助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去思考援助。安格斯.迪顿是盲目援助的坚决反对者,从某个角度,他认为目前国与国之间的援助,是富国在穷国摆脱贫困道路上设置的路障。安格斯.迪顿认为,有目标有条件的援助是必要的,我们可以采取许多的措施来监督和制约无效的援助。同时除了援助,还需要改变的是整个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在《逃离不平等》的结尾,安格斯.迪顿表达了矛盾的看法,一方面世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贫困人口所能得到的溢出效应减少,并产生出利益的冲突。谨慎而忧郁的乐观,始终表达在这本书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