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敬《中国洼地》关于张角黄巾民变
刘仲敬在《中国洼地》书中认为:像张角、孙恩那种人,好像是前几年历史上一点痕迹都没有,大家都在关心着谁当什么什么官,谁跟羌人或者匈奴人打仗之类的事情(比如《资治通鉴》就是这么写的),突然几年之内,好像全国到处都在闹黄巾,他们从哪儿出来的?
张角发动黄巾民变,起事之初,全国至少有36万人头裹黄巾参与暴动。(36万于东汉末约占总人口1.5%,此比例大致相当于今日近2000万人)。如此重大的事件,在史书上所占的篇幅,也许不及某位士大夫一篇文章的零头,也就是刘仲敬说的:历史上一点痕迹都没有。
黄巾民变前,张角在全国进行组织动员,甚至将势力延伸到洛阳的朝廷与内廷(《资治通鉴》等史书均记载,汉灵帝抓捕与黄巾有关联的政府官员就多达几千人,包括内廷宦官)。由此可见,所谓看起来“历史上一点痕迹都没有”,主要是因为士大夫阶级于有意(故意删除材料)或无意(没有保护材料),使材料没有留存,而并非没有材料。
接近张角黄巾民变的案例,比如:秦二世的时候,全国各地民变的报告如雪片般送到咸阳,但是赵高隐瞒不报;隋炀帝在江都时,全国各地民变的报告也如雪片般送达,但是虞世基同样隐瞒不报。(张角黄巾民变,地方收集跟踪民情变化,上报给洛阳中央政府的报告,同样也会如雪片般不断,怎么可能“历史上一点痕迹都没有”?)
陈寅恪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
刘仲敬《中国洼地》关于张角黄巾民变的观点说明:后人所谓的研究,极有可能是以仅占历史材料之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的历史留存材料,去完成复原历史之工作。
也许正如刘仲敬对《东晋门阀政治》作者田余庆之评价: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离历史脉络也不会相差太远,对学者而言,这也许已经是最高的褒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