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村的过年,每年都有唱戏这样一种习俗。这是89年的冬天的一个下午,赵海顺忙碌了一天。突然村会有人找他说:“今年唱戏那个鼓你来打吧!就算你继承你大的手艺”赵海顺他大生前在戏台常常打鼓锣,而赵海顺也常常从小偷偷学鼓,雨花村在甘肃甘南的,一个村庄,因和关中地区近,所以常常唱秦腔。
雨花村的姓氏有赵姓,卢姓,王姓,韩姓。四大姓,而秦腔则是由村庄中选举的三个会长负责,海顺他大在九月中旬,一场病突然倒下来,后面去镇上也查了,也没查出什么,结果就一直喝些药,结果在十月初九的那天下午五点没了,家里忙了差不多八九天,因为还有一个孩子海玉在兰州打工,两天后海玉听到噩耗,海玉从兰州飞奔而来,就连他大最后一面也未曾见上,海顺海玉俩弟兄岁数差的不大也就两岁多,他父亲没的这年海顺三十八,海玉三十六,在农村五十六没了也并不稀奇,海玉在后事后十多天又去了兰州了,在兰州干啥呢?也具体不知道,好像在那个厂子里面呢。海顺的儿子今年也念初中,在计划生育的干预下也就生了这一个儿子,今年二十了,二十岁上高中不足为奇,还有留级制所有有的人在二十了还在初三念书。
在雨花村每年正月初一,初九,十四,十五,十六都唱秦腔,今年的鼓锣就由海顺接下了,鼓中有暴鼓,干鼓,堂鼓,战鼓,牙子,梆子,勾锣。这都需要一个人来弄,转眼到了正月初一,这是海顺第一次上台,刚上去还有些兴奋,然后看下戏台下面,有抽旱烟的老汉,有纳鞋底的中年妇女,有嗑瓜子的年轻媳妇们,有吃洋糖的小孩,怀里抱的,腿上吊的,手里牵的,头一转,看到弟弟也带着媳妇在哪站着,戏台下面人山人海,基本都满着呢。晚上七点多,秦腔开始了,今晚唱的是《劈山救母》,下面有老汉给孙子讲这部戏的,伴随着鞭炮声,鼓锣,二胡,还有小娃娃们放的鞭炮声,在这个村子开戏前在台上桌子下面会点一连炮仗,然后出来几个人打台,说是打台,也有可能是唱前开开嗓子,铛铛铛,咣咣咣,一声声锣鼓喧天,三圣母,刘彦昌依次出来,第一次打鼓锣的海顺打的不亚于他大,就这样,初一晚上三个小时的戏他都打下来了。
又到了初九,村里唱的是《金沙滩》晚上的《铡美案》都一一打下来了,一直到十六,就这样,海顺一直打了八年,一转眼到了97年,这年赵家发生了许多,海顺得了孙子,而孙子出生的那一夜,海顺激动的一夜未眠,但是,那个孩子出生的一个月后,海顺老汉就病了,到镇上一查是心脏病,当时的医疗技术也没办法,医院给开了点救心丸,但是三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海顺在炕上倒下去,这一倒就再也没起来,似乎命运中注定一切生命的开始,就是一些生命的结束。一个新出生的婴儿接替了一个老去的生命,海顺活了四十六岁,海顺没了一些日子,村子里会上来的人把那些鼓锣都搬走了,就连海顺自己用门前花椒树所做的鼓槌也被拿走了,那一年,海顺的儿子赵景德二十六岁,再那个结婚特别早的年代,景德则在二十六才得儿子,景德当时已在线上工作了,咱办了他大后事后接着他妈去了县城,从那以后,村里那个老房子很少坐人,钥匙一直由他叔拿着,他叔海玉长长看着老房子。
转眼锣鼓也让韩家老汉接替上了,后来他儿子在过年回家时,常常会到戏台上看看那锣鼓,还有他大亲手做的花椒木的鼓槌。
以上人物均为虚构
—秋雨
壬寅正月十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