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静心打卡D6/R48(每轮7天·第48轮第6天/总第335天),今日动态静心,完成✅。
我们今天来说说什么是【禁语】——
【禁语】,又称“止语”或““闭口禅”,是佛家修禅的方式之一,主要表现方式为禁止自己说话。
其底层原理,基于佛家所说【一切众生的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如果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由此,禁语主要目的之一是【减少口业】。修行人,尤其是僧人在行“止语”或“禁语”时,会自备一块提示牌,上有“止语”或“禁语”二字,遇人欲与己言谈,则出示此牌提示。
人有【五感】通道。
一如我们所知的【五感六识】,我们经由五感(视、听、嗅、味和触),来启动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认知和连接我们的【存在】本身,在与外界的交互中生长、蜕变。
尽管并不是每个感官都能随意开关,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是主动、自行阻断其一,将会激发其它感官以【代偿】的方式发展出自己的『替代功能』,以保障和维持有机体的正常生存。
【禁语】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主动的、自律式的刻意练习。
通过主动关闭向外输出的语音通道,让我们内在的纷繁,亦可如静水时的沉砂般,缓缓下落,回归生命原初的宁静。
感官外通道的关闭,让我们更容易回归内在,从而让内在的觉悟、觉醒成为可能。
【禁语】还是我们『勿赖外器,向下扎根』的过程,是连【我形|我在】都关闭、舍掉的勇气,在自我觉察中一层层沉下心来,去经验更深的宁静。由此,静生定,定生慧。慧至开悟。
不限于佛法中的修行,其实尘世中的守口、修口劝诫,古亦有之,比如: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
“口乃心之门户”——鬼谷子
所谓口闭心沉。此处一静,万物皆景;此口一闭,万籁皆胜;此心一沉,万象可爱。
昔有明代高僧、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在其《竹窗随笔》“静之益”中说:
古人云:“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注:向后佛,解一:佛教用语,非指某一位具体的佛名。谨指已断尽见思惑烦恼、不再入生死轮回的人;解二:未来佛。)
我是水沐,无论是禁语,还是守口守心,看似限制,其实反而是我们可能增加策略的好时机:训练自己在受限情况下的应对,能否各通道自如切换,一样助力主旨。
以及,无远弗届,世界远在人类想象之外的广大,非谦卑与意志,不可抵达。
回到【禁语】这“闭口禅”的修禅模式,一旦使用,我们能否亦不为所限呢?比如,我们可否想过:身、口、意三业,这其中的口业少造了,意业却不见得一定减少,反会可能增加了呢?!
或者,口业常关是非。闭眼容易,闭口太难。用三年说话的我们,可能需要用一生才能学会闭嘴。
同愿拿到这一份因为看见、觉知而自由的你,【谨言慎思,不为其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