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这本书讲了了一个医院的例子,一家综合性大医院有32间手术室,可是这家医院每天都有大量的手术要做,因为突发状况的发生医院做的手术计划总会被打乱,为了完成计划医生总要长时间加班,可是还是完不成计划。这家医院陷入了不断的忙碌中,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手术计划,医生因为每天都需长时间加班,搞得疲惫不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医院把手术室由20间增加到了32间还是处于这种状态,因为再多的手术室也满足不了现实手术的需求。后来他们找来一个专家咨询到底该走出这个状态。专家看后给出的方案就是只排31间手术室的计划,留一间不安排以应对突发情况。开始院长并不接受总这个方案,理由是本来手术室就不够,现在还要减少一间不用。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决定先试一下这个方案。结果因为留有一间手术室空着,突发事件发生时医生可以用留下来的这间手术室得以保证其它手术计划不被打乱顺利进行,因为在有序的状态下医生的手术效率反而大大提高。留一间手术不做计划留给计划外的突发状况就解决了医院的困境。
为什么在没有采取备一间手术室之前医院会陷入这种困境呢?《稀缺》这本书的解释是,当医院因为各种突发状况一再打乱自己的计划再疲于奔命的这个状态其实就是一种“稀缺”状态,在稀缺状态下人的“认知带宽”变得非常狭窄,在要完成任务的压力之下,再也看不到任务之外的事情(就像透过一根管子看外界)。这种状态是非常耗费能量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大家都有开车的经历,我们认知带宽够时好比开车90码匀速行驶油耗和安全系数都是最好的状态,而陷入“稀缺”状态就好比开140码高速飞驰,油耗和危险系数均会大大提升。大家都有过上台讲话经历,其实那种紧张的状态就是一种认知“稀缺”状态。“稀缺”状态是高耗能的因而不能长久持续,所以一直处于稀缺状态的人会特别容易感受到“累”,效率也很低。而且长期处于稀缺状态还特别的危险,书中举个一个关于消防员死亡率的例子,据统计世界上消防员死因除了因为救火烧死还有一个占比很高的原因————在赶往火场的各种事故致死,其中路上忘了栓安全带而被甩出车外摔死的比例很大,之所以消防员会范如此低级的错误,其实就是在紧急的火情下消防员陷入认知稀缺的状态,就会忽略那些平成而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