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篇一律的教育理念
成年之后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
“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不能硬来”
“父母和孩子们应该是朋友关系”当然最出名的还是罗胖在节目中反复强调的观点:“孩子是什么?孩子是你在你死后还要活很长时间的人……”
不论是那种观点,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无非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经验和逻辑教育孩子。
这类型观点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以为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样,我们只要遵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原则,就能在达到教育目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的自尊。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个人感受”比“个人成就”更重要的价值观理念。
我也同意父母不能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毕竟孩子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思想的个体。但这并不表示我们的父母就可以完全放低身段,把孩子当“朋友”来对待。
实际上持有“把孩子当朋友对待”这种观点的作家或媒体,要么根本没有育儿经验,随便看了基本育儿类的文章、杂志就忘记了当初教育孩子的初衷,觉得“个人幸福”应当凌驾于“个人成就”之上;要么就是先入为主,简单粗暴的断言所有孩子都只适用于一种教育方法。
而更可恨的是这类人: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认知,却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故意输出一些没有价值,甚至完全错误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这种人实际上根本不在乎孩子们的未来,他们只是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2.为什么不能把孩子当做朋友
不知道我们的家长是否认真思考过“朋友”到底是如何定义的?
有的人说:“朋友就是能够分享我的喜怒哀乐的人”
也有人说:“朋友就是最黑暗的时候,陪你一起等天亮的人”
还有人说:“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
……
而我对朋友的定义是:朋友就是与我有共同认知和价值观,能够帮助我升级成长的人。
这里的关键在于: 能和我们做朋友的人,都是至少和我们在同一认知层面上的人。换句话说,你们至少要做到能够顺畅的进行思想交流。
你可以说你家的孩子天资聪颖,悟性很高。天生带有社交高手的基因。那这样的孩子确实可以鼓励为主;也可是尝试着把他当做朋友,从小培养他的责任心。
可还有另外一些孩子,他们生下来就反应迟钝,缺乏与人沟通的天赋,甚至还会时不时的爆出一两句无心之语伤害到身边的人。
不仅如此,由于他们性格当中消极、被动的因素较多,性格较为内向,不像性格该外向的孩子那样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除非你时常督促、激励他们,否则他们身上的懒惰和不思进取会让所有家长急得上火。
也许你会说“只要你耐心一点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逐渐建立起他们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他们就会在你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产生进步。”
之所以有人会持有这类观点,是因为他们相信,教育可以从更深的层面改变一个人,使之彻底进化为另一个物种。
但实际情况却是,每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偏向性几乎从出生那天起就被注定了。有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倾向超过70%是基因自带而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性格可以调整但很难改变”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大量的事实证明,除非我们有过影响深远到足以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否则认知层面的改变仅仅依靠知识的灌输是几乎不可能有质的改变的。
比如一个生性敏感,脸皮较薄的人,明知道“脸皮薄”是在当今社会中属于致命的缺陷,也很清楚脸皮厚的人更容易成事儿;可就是下不了决心把自己变成一个“厚脸皮”的人。再比如,一个被烟瘾控制着的人,不是不知道抽烟对身体的危害,可你要不让他躺在医院病房里一动不动的插着导尿管住上一个月,他是绝不可能彻底把烟戒掉的。
事实证明,这辈子都没遭遇过足以颠覆自身认知经历的人,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的。你以为“基因自带”这一属性意味着什么?他意味着你在变成一个“成品”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基础属性。而这些基础属性,无论好坏都是根深蒂固的根植于你身体里的。
我在本文中一直强调的一个主旨: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有其局限性。正如动人心弦感的音乐,也会有人不喜欢;再发人深省的道理,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情景。
把孩子当做朋友来对待,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确实能够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孩子积极进取的作用。但这种教育模式也一定不是对所有孩子都管用。
有些孩子你越是表扬、越是鼓励他越是骄傲、越是自大。甚至如果你完全不批评、不惩戒,还会让他产生觉得你什么没用的错觉。
比如我远在海南的朋友家孩子就是这样。今年刚满5周岁,却被家里人从小惯得天不怕地不怕,完全不把长辈放在眼里。
那熊孩子的二叔在海南上大学,性格比较随和、腼腆。回到家被他小侄子各种欺负。
有时候觉得太过分,他二叔也会装出一副很凶的样子吓唬他,可每次都遭到那熊孩子不屑一顾的白眼。有一次那孩子居然对他二叔说:“二叔你就省省吧,你看你那怂样,像能管得住我的吗?”
你们说,像这样的“朋友”,你受得了吗?
3.正确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喜欢把孩子比喻成一张白纸,生下来就纯洁无瑕,单纯善良。这种“性善论”其实对家长们正确教育孩子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事实上 ,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带有一定程度的基础认知。这些基础认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本能”或“天性”。
而人类的天性既非纯善,也非纯恶;它们是互相穿插、相辅相成的。
有时候他们会表现出良善、诚信、乐于助人;可还有些时候他们也会表现出懒惰、自私、不思进取。这些都是人类上万年进化而来的,写进基因深处难以磨灭的人格品质。只是由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太快了,有些存在于我们身体内的本性就显得过时和落后了。
而作为父母,其实我们对他们的责任总的来说只有两个:
· 告诉他们当前这个社会的本来面貌;
· 教会他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孩子的初始认知是父母建立的。在此之前他们不存在“认知”,只具备“本能”。所以父母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不同的孩子要不同对待。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平等来源于智商上的不平等。有些孩子必须得交一些“智商税”才能更好地成长。甚至在屡教不改、屡教不会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强硬措施。
虽然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允许体罚孩子。但法律的初衷并不是要让家长完全放弃对孩子的惩戒,而是防止那些心怀不轨、内心丑恶的老师们钻法律的孔子,虐待孩子。
有这样一种孩子,因为天生内向,可能表现得不像普通孩子那般那么活泼、调皮。但他们认定的事情,哪怕小到某个字的笔顺、对于某件事的认知都很难被改变。
我就见过这样的孩子,为了纠正他写字的方式,家长花了一晚上时间,结果写完作业已经11点多了;其他孩子都已经睡下一、两个小时。
结果到了第二天写作业,还是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就这么一点儿小事儿都快把家长逼疯了。
到后来他母亲是在失去耐心了,拿着量衣服的尺子打了10下手心,才算把这个错误勉强纠正过来。
“对孩子耐心点”,“把孩子当做朋友”说起来无比轻松,但真要不加区别、不分轩轾的统一执行,只会在很大程度上酿成误人子弟的悲剧。
这个世界没有“最正确的教育方法”。如果非要说有,那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虽然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成长经历。但这并不是说父母的那些经验、教训就完全不适用于孩子。
虽然父母与我们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经历了不同的成长环境。但绝大多数人类的成长经历当中都有极为相似的地方。
比如,人这一辈子再怎么不一样都必须经历“单纯短视→眼界开阔→认知升级→乐天知命”这几个阶段。
小的时候我们单纯可爱的小朋友,觉得全世界最好吃的是棉花糖、巧克力、肯德基,最好玩的是变形金刚,最好看的是奥特曼。
上学之后,我们的角色第一次发生变化。我们认识的人多了一些,眼界就宽阔了一些,欲求自然也就升级了一点,小时候那些玩具、动漫就会因为不能满足我们而被封尘,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游戏、电脑游戏、台球篮球等更高级的娱乐。
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我们的角色第二次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是只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生了,而是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的成年男女。而随着社会这个大熔炉的历练,我们有进一步提升了智识,深化了思维,拓展了维度;在一次次的尴尬与失败中重新定位了理想,重新调整了需求,重新构建了价值观。
再后来,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温软小窝,诞生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延续。自此,我们的角色发生了第三次变化。
我们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尝试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好母亲;反思如何让的孩子吸纳自己的前车之鉴,如何让他以更加正确的姿势走出自己的成长之路。
虽然我们可能与孩子存在思想上的代沟,精神上的隔阂;但那些成长过程当中的挫折、尴尬、成功、惊喜、遗憾是每一代人都必须经历的。
而作为父母,我们能够为孩子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他的生命一些挫折、尴尬、成功、惊喜,少一些遗憾。让他在30岁的时候不会追悔20岁时的懵懂无知,在40岁的时候不要痛心自己30岁时的愚蠢狭隘。
这不就是全天下的父母本应该倾尽所能做好的事情吗?这些不就是比“把孩子当做朋友”更本质的反思吗?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