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生在这个时代的孩子真幸福。
这话一点不假,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真是很优越,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只要喜欢,家长眉都不会皱,基本上都是买、买、买!
孩子不管有什么要求,基本上都想办法满足,在溺爱与关爱之间,好多家长己失去了平衡,对“狠”下心来教育孩子,反而成了一种稀罕现象。
1
经常有同事问我:你们家孩子挨你打吗?我每次都会毫不犹豫的说:“挨啊!”
有的同事说我是虎爸。说实话,我不会无缘无故,因孩子鸡毛蒜皮的错,就打孩子,但无论多小的错,特别是前面提及的安身立本的基础性问题,都会下“狠心”来教育孩子,而且每次教育,我相信他都会记在心里。
金星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提到,她小时候练舞蹈,动作做不到位,教练的小棍啪就敲过来了,那种钻心的疼,让她下次做动作时再也不敢怠慢,金星把它叫“肌肉记忆法”。
严师出高徒,这话不假,但是我不赞同孩子稍有点错就是棍棒交加,以打代教。
我们要明白,教育是多方面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任何一种单一的方式,效果都不会大好。
教育孩子更应像医生看病一下,要寻找病因、多管其下,多开“复方药”,多打“组合拳”。
2
“狠”下心来教育孩子,“狠”的是态度。两个孩子打架,聪明的家长都是先教育自己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自己抱,是最简单的道理。孩子犯了错,家长抓错纠错的态度要很明确,而是认真反思问题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下“狠心”去纠正,但不是下“狠手”去打孩子。
记得我孩子小学四年级,忽然有一天,英语老师在家长群里发了一个英语听写有错误的学生名单,上面有他(己前从未有过),当天我心里就在想,最近小子在英语学习上放松了?正想晚上找个合适的时机好好说说这事。数学老师也在群里发了份作业完成情况,名单上又有他,说他某项作业没交。
这虽是第一次,但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小事,涉及的是学习的态度问题。当天晚饭后(饭前我们是不不批评孩子的,影响孩子吃饭与消化,因为我一直认为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很郑重的把他叫到面前,严肃的问了为什么?他说了两条原因,又说数学作业己交上去了,当时没找到,我问了问具体的作业内容,当时我就信他了,批评和提醒了几句,表面上就算过了。
但我心里还是纠结的,第二天晚上,我想老师应该把作业本发下来,我又问昨天他补交的是什么,拿来我看一下,我发现他居然骗我,那项作业他根本没做。当时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个问题己经不是作业没完成的问题了,而是上升为说谎骗人的问题上了,接下是怎么教育,后面会提到。
从那件事后,我感到:家长与孩子之间,也需要斗智斗勇,抓住问题的苗头,要作全面深入了解与分析,才能发现是否真的有问题。如果家长不深入思考,多角度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就会被孩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3
“狠”下心来教育孩子,“狠”的是招法。千招万招,管用就是好招。教育孩子要抓住主要矛盾点,直击问题的核心,孩子是不喜欢你唠叨那些没用的。
接着上面的问题,当时我是分成绩和说谎两个点,分别对待的。成绩是次要的,说谎骗人是主要的。
先查成绩,我让他自己把近期所有的作业本,试卷都从书包里拿了出来,对他当时的学习状况进行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看是否还有其它的遗漏;翻了他的书包,文具盒等所有地方,看是否有影响上课听讲的因素,真发现他把橡皮掰成了小块,发现英语书上画了很多穿透了好多页书圆点,说明上课开小差了,因为下课早玩去了,根本不会画这些,也不会有功夫去掰橡皮;还问了在学校是否有其他大孩子欺负他,影响学习了;总这,把能了解的,能问的都问了,影响成绩的因素越来越清楚了,就是上课开小差了,导致成绩下滑,导致没记清作业而少写了,找到问题原因,就好对症下药了。
关于说谎,那就是只能“入心入脑”的教育了,被罚站了半小时反思,写了一篇认识错误的检查并给我们念了,承认了错误,把检查贴在他书桌前警醒一月;被罚抄写背诵了《弟子规》(每天十句,并解释意思)。通过那次教育,再没发现孩子撒谎,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也是服气的,因为他自己认识到了确实是错了,主动改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每当孩子犯错,分析原因至关重要。不同的错误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孩子被动的,不得已的,需要家长帮助解决,比如遇见了校园欺凌,孩子的奋力反击或与人打架,算不算错?但与他主动去欺凌别人,又有不同的性质,解决这样的问题的的方式肯定不一样。再比如,成绩下降了,想想是否与家庭中近段时间其它矛盾有关。孩子犯错,责任并不全在孩子,把所有原因找准了,再去分别纠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
“狠”下心来教育孩子,“狠”的是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绝不等同于打孩子、骂孩子,每天打骂孩子只能是让孩子逆反,和颜悦色同样也可树立威性。
每一次教育,都需要找准关键,找对原因,对症下药,触及灵魂,能否达到这个标准,需要看家长的本事。
我们总能听见这么一句话:都是第一次当家长,做得不周全的地方,请多包涵。
但是,我们一生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句话都是学会的,第一字也是学会的,所有第一次当家长也是可以学会的。
所以“狠”下心来教育孩子,“狠”的是自己。
自己狠下心来抛弃些无用的应酬,多陪陪孩子;
自己我狠下心来不段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自己狠下心来学习借鉴别人好的做法,提升教育孩子的水平。
让最狠的自已,寻找出最正确的方式 ,把最大的爱奉献给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