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绘本讲师21天阅读原创
绘本讲师训练营【29期】4/21阅读原创《幸福的种子》读后感4

绘本讲师训练营【29期】4/21阅读原创《幸福的种子》读后感4

作者: 冰凌Katherine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22:26 被阅读18次

29013-阳作婷

插画和想象力

“想象力的幼苗”

从前很多人认为,故事是用来哄孩子的,因为拗不过孩子的央求,只好反复地讲,但是对孩子来说,故事是一个充满惊奇、趣味,可以激发想象力的世界。

睡前小故事时间

犹记得哄宝宝睡觉的场景,关灯窗外洒进马路微弱的灯光,宝宝奶声奶气地对我说,“妈妈,你给我讲个故事吧!”我一只手给她当枕头,另一只手耷拉在她的屁股上,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开始编着没有结局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有一只小兔子,她碰见了谁呢?”“小老虎”....我俩编着编着就一起进入了梦乡。直到有一天,令人惊喜的发现:我兴起说“下面欢迎宝宝来讲个故事,大家鼓掌。”她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请,熟门熟路的说起“很久很久以前,巴拉巴拉.....,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顺势鞠躬,我以掌声回应。

我原本以为我胡诌的睡眠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只是哄她睡觉,但在她的世界里却很认真地听,有意识的记住了故事的开头是这么说的,对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来说能表述出来,肯定是脑海里有画面感和想象力的。

民间传说、童话故事及图画书中,也蕴藏着许多类似的神奇的种子。人人在讲故事或念图画书给孩子听的同时,也在默默地进行播种的工作。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或许,这句话就解释了为什么这本书叫《幸福的种子》,在念图画书,讲绘本就是把幸福的种子播种到孩子的心里。


“想象力与图画书”

读书不等于识字。如果识字就能读书,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艰涩、再专业的书,我们应该都能从头读到尾。问题是,读完整本书并不表示看懂了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

作为成人,我认识能用于交流的常见中文字,不能说上十万,但是上万应该是有的。但是在读政治类、经济类、统计类的书时,对我来说一字一句看完了,意思也没看懂,脑袋还是一片空白,这充其量也就算个识字活动。

当幼儿园老师讲《一寸法师》的故事给孩子们听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很专心地听故事;有的孩子却一会看看窗外,一会和邻座的小朋友打闹,根本没有听;也有的孩子一开始很专心,但听到一半就不知不觉被其他东西吸引了。同样的故事内容,为什么孩子却心不在焉呢?是因为个人的特质不同吗?难道会不会读书是先天注定的吗?

感同身受地是今晚单位举行了第一次读书兴趣小组活动。活动时间长达1个半小时,年龄跨度比较大,有90后也有60后。在开场前30分钟及分享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环节,大家还能专心地听,但到了后半段稍年长的成员分享他们过去的时光时,有年轻的成员就出现心不在焉的状况。细细分析下来,原因应该在于没有此项经历,脑海中无法浮现出所谈内容的画面。

只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都可以用“心”看到。能从一本书中发掘丰富绚烂的世界,或是只能掏出有限的知识,这完全有赖于读者的想象力,而图画书就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启蒙工具。

想象力

绘本中的图画就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媒介,读图的过程中想象角色的关系、故事的发展、联系现实中的世界,种种都是培养和挖掘孩子想象力的过程。

晚安,好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绘本讲师训练营【29期】4/21阅读原创《幸福的种子》读后感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aw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