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有三个层面:身,神,灵。
现代医学只涉及到了我们的肉身层面;
而中医已经讲到了精气神,涉及五脏神明;
而《诗经》则更进一步涉及到我们生命的最高层面,也就是“灵”——灵魂。
这是137东莞嘉爸的认知,没有对错,这也是他对中国经典《诗经》的最高褒奖吧。
灵来自哪里呢?来自心。
心灵巧了,则心灵;心浑浊了,则心脏。
“心”这个字,左面是儿童的儿字,右面是阴阳平衡的两点。人生这个心,就象儿童一样跳来跳去,跳动不安,跳成了一阴一阳,形成了阴阳变化之图景。

围绕这个点,我今天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几个汉字,都跟我们的修心相关,越发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黄帝内经》里讲“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惊伤胆”这基本涵盖目前西方心理学讲到的种种情绪。
第一个字——“患”
生活中的人是如何去和心相处呢?有些人整天担心、害怕、着急、牵挂、盼望……各种各样心情都很多、很复杂——心老往上窜——今天担心孩子,明天跟这个人着急,跟那个人生气,跟这个人担心,跟那个人害怕……,不就是一个“患者”吗?
“患者”的“患”字告诉我们,心往哪里窜,哪里就必然会有忧患。窜到心,身体就会有忧患;窜到外界,外界就会有忧患。一个人心情平静淡泊,才可能真正安宁,这个字解释得太棒了!
第二个字——“炎”
两个火加起来,这两个火又是由心变的。一个人加上右面跳动的两点就是心脏的心,这麽一点拿过去,跳大了,跳到左面去了,那就麻烦了,就变成“火”字了。两个火一摞,就是“发炎”的“炎”,就上火发炎了。你老上火能不发炎吗?现时代,哪个疾病,不是由炎症而生的?
一般性疾病,医生给你开的药都是以消炎为主,不管什么病,消炎!炎这个字是因为上火。着急上火的人,就一定会容易发炎,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量变到达质变。
第三个字——“慧”
下面是一个心灵的心字,上面加个笤帚反向进行清扫,就必会获得事业和生活上双丰收。有知识的人顶多叫做小聪明,而智慧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清扫自己的,也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
昨天晚上大妞给我出了个选择题,很契合这个智慧:
“假如你是老板,有两个人来应聘。其中甲一次业务拿了98分,第二次还是98分,第三次还是98分;乙呢第一次拿了95分,第二次97分,第三次98分,你用哪个?”
我想了想,选择了后者。我想后者是一个智慧的人,会不断地反思自己去取得进步;而前者充其量算是个聪明人罢了,靠小计俩取胜。
聪明不值钱,智慧才无价。
今天才再次明白所谓的“慧命”,原来有这么深的根源。
佛教高人神秀大师始终都知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人们的身体,就是我们心灵的镜子。”他还说:“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勤拂拭,这就是修心,这也是去病改命的最好方法。
第四个字——“性”
一切的根本,都在于我们的心和性。
这个性字,又是竖心旁的心字边,加上一个生命的生——心生的。
人生既然活的是心,那么肯定一切都是唯心所造了。既然人的心决定着外在的事物,那么,我们的身体不就是被心所决定了吗?外界能决定我们身体什么呢?肯定是人的心有所不同了,才会产生一些不同的作用力。
找到了这个心,我们就找到了人生的根本。人生疾病,都是人们之心胡动乱窜形成的。只要真正把哪些乱七八糟的心给彻底拿掉了,各种人生疾病就一定会逐渐好起来的,只要真把错综复杂的心情给平复了,人生就一定会走向健康长寿之途。
第五个字——“淡”
恰恰是三点水浇两个火——炎症的炎,只有真正看淡了才能够消炎啊。
什麽离婚,什麽对方看不起我、议论我、打击我,看淡一点罢。生气是最大的上火,生气一定会使人得病。所以,人生第一关,必须反复觉察生气,给自己消炎。

既然人生活的是心情,干嘛不让自己心情直接去安详快乐呢?
我们的心情是完全可以自己当家做主的。
人生如同戏剧,一切都是假的,不过是一台戏而已,而真正的导演是你自己。
《大学》曰:“诚意正心”。
心能正,则言语行为自然端正。
心为主帅,如一国之主,故《大学》又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中有太多恐惧忧患等是非得失,就容易偏失正道。能心无所求,保持中庸,舍去私心,心态自然端正。
屋宽不如心宽。心胸开阔,心平气和,自然能增益其所不能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