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古体诗词中国诗词大会沐林人词鉴赏
蓝调的忧伤,在蓝月再出之际怦然显形。读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鹧鸪天

蓝调的忧伤,在蓝月再出之际怦然显形。读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鹧鸪天

作者: bf00f6b37376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10:09 被阅读10次

鹧鸪天 蓝月

小主归来蓝月盈,雕窗隔夜赏孤明。

不由暗自怜天短,春尽红颜已谢卿。

生忍痛,却难轻,视能无见了知情。

杜鹃啼血梨花泪,一曲忧伤共与听。

20180403 1:30

2018年3月2日和31日,在农历分别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和二月十五,在公历一个月内出现两次月圆日,第二次的月圆就被称为“蓝月”。出现这种天文现象是因为月亮的一个周期是29.5天,而公历一个月通常是三十天,因此经历数年,就会出现一次一个公历月份里出现两次满月的情况。

 蓝月的称呼出自十九世纪的二十年代,美国缅因州的老农夫年历为农民们列出了蓝月的日期,当一季中有四个满月时,当季的第三个满月便是蓝月。

 但后来的1946年3月,《天空和望远镜》上一篇由詹姆斯休Pruett撰写名为“Once in a Blue Moon”的文章误解了1937年缅因州的老农夫年历。称“在一个月中的第二个满月,根据我的理解,被称为蓝月。”在1980年1月31日在星辰之日的通俗广播节目中引用蓝月是一个月中的第二个满月的说法之后,这样的定义更被广泛的使用。于是人们便将错就错,将在公历一个月内出现的第二次的月圆称为了“蓝月”。

这样的“蓝月”在2018年1月1日和1月31日的一个月里也出现过。

女性对于月亮的盈亏有着天生的敏感,每每月盈前后,常常都会体会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状态的特殊敏锐感受。

这一次的蓝月再现,深空的一轮皎月引发出了一种布鲁斯蓝调的情愫,几近忧伤的深深嘘叹让词感的神经又一次被触动了。

小主归来蓝月盈,雕窗隔夜赏孤明。”词作时夜色深沉,蓝月独明。小主想来可理解为自指。本来是公主一枚,但如果此处用公主,平仄便就不对了。古装电视剧里小主的称呼比比皆是,于是在这里借以一用,蛮是合适。

雕窗隔夜”是夜隔雕窗的倒装,同样为的是在词的平仄音韵上符合《鹧鸪天》词牌的规矩。词句里的小主是独自归来的,同行的蓝月也是独自孤明的。

夜深人静处,心绪中一种孤独凄冷的感受在酝酿,在升腾。

在这个暮春时节“赏孤明”,花英随季节的进程纷纷坠地,一种惜别的情绪终于涌上了心头,喷发成了对时光匆匆易逝的幽怜与悲戚。“不由暗自怜天短,春尽红颜已谢卿。”

词在这里叹春尽,叹花红谢世。实际上,天之短映出的是生之短,是借叹花逝惜青春的飞逝。

下片,词将怜惜之情凝成一片慈悲心,抒发向了牵手一生的人。

1993年歌手苏芮的一曲《牵手》是这样唱的: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

因为誓言不敢听,因为承诺不敢信, 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 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

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 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

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

牵手后要日日面对与日俱来的长期身体疼痛,却无力帮助拔除,于是只能时时练就一种熟视无睹,视而无见的生忍功夫。“生忍痛,却难轻,视能无见了知情。”在这里,对于对方身体的疼痛眼识虽已熟视,也只能装似无睹,心识却了知、实难轻,牵手关爱之深情淋漓尽致,呼之欲出。

杜鹃啼血梨花泪,一曲忧伤共与听。”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凄凉哀怨的悲啼,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而梨花是白色的,当春夏之交,梨花纷纷坠落,恰似泪珠如雨。

借夜色蓝月之际,词用春夏之交的两种物象来表达内心的忧扰,可见要表达的情意之深。

而结句的“共与听”表达出的那种与知己患难与共的慈悲心怀,则可让读者嘘吁不已,感慨万千。

(阿玛书于20180403)

 鹧鸪天 蓝月

小主归来蓝月盈,雕窗隔夜赏孤明。

不由暗自怜天短,春尽红颜已谢卿。

生忍痛,却难轻,视能无见了知情。

杜鹃啼血梨花泪,一曲忧伤共与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蓝调的忧伤,在蓝月再出之际怦然显形。读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鹧鸪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kt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