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读《道德经》体会之第七十二、三章

初读《道德经》体会之第七十二、三章

作者: 荔枝咔咔 | 来源:发表于2024-04-24 20:30 被阅读0次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人民越不畏惧暴力,则暴力会延伸地越大。

不要逼迫人们改变自己日常的生活,不要去压榨人民的劳动所得。只有不去压榨他们,人民才不会厌弃统治者。

圣人应该保持自知但是却不自我炫耀,自我爱惜却不自恃高贵,就是保留好的,去掉不好的。

这一章其实也非常的简短,好像也没有更多可以延伸的,那么就继续学习下一章吧。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乃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向前冲的人容易走向灭亡,勇于谦退的人则更容易保持生存。这两者,一个有利,一个有害。天道厌恶有害的一方,谁知道其中的缘故呢?(即使是圣人也难以说明白。)

天道,就是以不争夺而更容易取胜,不过多言语而更容易回应,没有受到召唤而自己来到,坦然而善于谋划。

这就是道,就像是一张天网,虽然稀疏,却无一遗漏。

这一章其实还挺有意思,想要多说一些来聊一聊。最喜欢其中的两句。其中第一句是“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突然想到了那句“枪打出头鸟”。很多时候“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必要去和外面的一切硬碰硬,钢碰钢。柔软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强大。

然后喜欢的第二句是“不争乃善胜,不言而善应。”不都说只要我不与谁争,就没有人会打败我,能够打败自己的只有我自己。好胜心越强,越有失败的可能,因为他想要的太多。有时候最好的回应就是闭上嘴巴,保持沉默。很多时候,都能深深感受到“说多错多”这句话的道理。

最近我还有一个特别感触深刻的心得,就是“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很多时候,我们会害怕自己出丑带来的尴尬,但是你会发现你的尴尬伤害的只有你自己。很多时候放过自己,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和无所谓。所以要不就少说,免得说多错多,如果真的说错了,那么就要保持一颗无所谓的心态,拒绝焦虑的自己。

相关文章

  • 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

    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 文/衣者郭郭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

  • 初识《老子》第73章

    第七十三章六十四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

  • 💝悟我之心七期践行第72天

    一、读《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收获: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自我显示,不自我抬高。能心容天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做到心善...

  • 《道德经》茂冒泡之第七章天长

    《道德经》愈读愈深,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自量力想把自己的体会奉献给您。共享共勉。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

  • 聊天|道德经感悟2

    昨天一天加上晚上深夜思考,都没有彻底梳理透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所以深夜没有发倒读道德经系列,静了静自己写了一篇工作规...

  • 对《道德经》中“不争”的理解

    读《道德经》,发现老子很是强调“不争”。“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七次(第三章、第八章、第二十二...

  • 心观《道德经》(75)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

  • 读经典,润心灵(3)

    作者:三吉 《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智 读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73:不勇不敢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读《道德经》体会之第七十二、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pg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