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研判
市场如期反抽,有助于情绪恢复,但仍属于超跌反弹性质,修复空间料将难超预期。操作上建议轻仓博弈,见好就收
市场回顾
昨日受美方发出邀请,希望重启谈判利好消息的影响,富时A50大涨,带动两市高开,可惜好景不长,市场随即由涨转跌,午后全部翻绿,然后重新拉起,上演多空双杀。沪指先抑后扬,走出V型反转,关注均线阻力,不宜过分追涨。板块方面,供气供热、石油、通信设备等涨幅居前;医疗保健、医药、日用化工等跌幅居前。早盘市场大幅高开,借助利多消息,多方理应反击,但实际走势却是一波三折,或说明多数资金并不看好反弹,而是选择减磅,这符合此前提出的“有反抽,无趋势”的观点。像医药股下跌,有行业利空因素存在,但有些白马股也都未能免于下跌,显然估值下沉,有情绪化因素存在。因此在走出趋势前,仍需谨慎观望。
市场研判
年初以来,市场内忧外患,A股深陷熊市,长此以往,很多人在担心,会常态化下跌。主要源于几点:1、担忧经济下滑,八月数据显示,生产需求双降,经济承压明显,将对企业营收,产生负面影响。2、担忧通胀风险,受水灾、猪瘟影响,食品价格上涨,推动CPI走高,但事件性扰动,通胀不可持续。3、担忧货币政策,对于汇率贬值,包括输入通胀,及美元加息后,央行是否跟进,存在明显分歧。4、担忧贸易摩擦,美方手握清单,始终引而不发,但随时会落地。上述负面因素,影响风险偏好,可以肯定的是,在事件落地前,绝大多数资金,更加偏向观望,不甘愿去抄底。看基本面角度,确实没有亮点,要扭转下行趋势,要等创新发力,或者改革推进。不过,最危险的阶段,基本已经过去,继续养精蓄锐,等换挡期即可。
季度性调整后,中期反转力量,也在酝酿之中,从周线上看,沪指3587点起,下跌历时33周,这与15年股灾,用时基本相当,而34这个数字,是斐波那契数,本就比较敏感,极易发生变盘。从高点下来,连续四轮调整,单看浪型结构,不管是大5浪,还是C5浪,都接近末端,而7月后调整,已经开始降速,伴随背离信号,底部随时呈现,面对这种底部,担心完全多余。因此,对于未来行情,不在于博反弹,而在于看反转,按最保守来看,也得有五百点。至于看多逻辑,就是经济稳住,叠加改革预期,提升风险偏好,这个修复窗口,在四中全会前,应该会有体现。因此,对大资金来说,面对短期波动,不用来回折腾,相反趁着调整,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选股上。对交易型选手,根据大众情绪,做逆向折返跑,方能积少成多。
后市策略
市场如期反抽,有助于情绪恢复,但仍属于超跌反弹性质,并非反转信号,至于修复空间,料将难超预期,且将来去匆匆,在此过程中,轻仓博弈即可,且要见好就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