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散文想法
春夏随笔(八十二)

春夏随笔(八十二)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1-20 13:19 被阅读0次

      顺溜着就到了年三十,家国记忆的若干往年此刻,就是户外天寒地冻,家里忙乎年夜饭不可开交。以前不懂得啥叫年味,啥又叫仪式感,拿现在的做派与当年一比较,真格的年味与仪式感,似乎都累积到了过往的岁月。那个时候的除夕,家家户户的大清扫基本就绪,窄逼居室天花板加四壁,被粉刷得白白生生,有的还透着墨水蓝。家里简单、简陋的家具,大清早就被腾挪到室外,用水冲、布抹擦拭得干干净净,晾晒干了后再物归原位。当然房屋焕然一新之后,还少不了要贴上一些喜欢的年画,新年的万象更新一下就出来了。至于床上铺的、盖的、穿的用的,也都被浆洗得干干净净,虽然免不了打着补丁。

      那时哪有汤圆粉卖?全是自家提前就把糯米与粘米,按比例搭配放到盛水的盆里或缸里,一泡就是十天半月的,然后用手推石磨磨成浆,再装入疏密恰好布袋过滤大半天,直到里面的清水都被沥干成了水粉状。包汤圆的馅也是自家做,原因无非没有卖的,即使有卖也没那个钱。还甭说现在回想起自家做的那个馅,还真香、真地道、真好吃。有白糖、有炒香的花生、核桃、芝麻擂成颗粒,有热化了的猪油、有腌制好了的桔皮糖等。放在盆里一拌合甜味香味都出来了,令饥肠辘辘的孩子们垂涎三尺。除夕年夜饭尽管在困难年代,鸡鸭鱼肉还是想方设法存放到了这一刻,餐桌上还是摆放得盆满钵满,令嘴馋了一年的孩子们大快朵颐。咱家世居两江环抱重庆,口味自然脱不了麻辣鲜香,家家做的私房菜可称一流。何以为证?当时的感受虽然无法还原,但味蕾的记忆超级深刻。后来日子好起来之后,吃到的好多大菜、名菜,都会以小时候吃到的为基准,以此判断是否地道好吃。

      年味究竟是个啥?为啥现在的人老说年味越来越淡,甚至还有极端的说是没了年味。我对年味也思索过很多年,也想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加以概括,可又总是觉得无法说到根上去。那天女婿与我聊到除夕夜做什么菜,哪些菜好吃还是不好吃?其实啊判断的标准很难统一。所谓的年味啊,或许就是每个人孩提时代的记忆,再深入一点就是对自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经常做的饭菜的记忆,虽然家常但能满足温饱的基本需求,特别能让味蕾记住一辈子。

(本文插图选自“小红书”)

相关文章

  • 春夏随笔(八十二)

    顺溜着就到了年三十,家国记忆的若干往年此刻,就是户外天寒地冻,家里忙乎年夜饭不可开交。以前不懂得啥叫年味,啥...

  • 心随春夏(八十二)

    成都没能延续昨天的高热,凌晨两点淅淅沥沥的雨,清晨凉凉悠悠的风,把整天气温调节在舒爽的二十来度。自古以来成...

  • 随笔八十二

    公寓里本有四个快递柜,分别放在不同的楼房之间。可惜有时买东西到了之后还得去外面的快递站去拿。有时我真的想要这...

  • 随笔(八十二)

    望着窗外发会呆 巴巴的盼着月亮圆起来 我知道它迟早会圆的 虽然圆了仍还会缺 但每一次圆缺都有 一个盼头 就像你给的爱

  • 随笔(八十二)

    她年龄在30岁左右患复发性口疮已数载,见口唇内侧及舌尖部三处浅表有米粒大肉腐。 她患的这种口疮在她说话的时候和进食...

  • 春夏随笔(一)

    抬头看窗外白云悠悠, 阳光恣意,又是一年春夏时节,耳边电风扇的声音,回荡着陈年的旧梦。可想回到那时的光阴,大概半是...

  • 春夏随笔(一)

    “春夏随笔”开篇之作,恰遇东北澳再次遭逢“拉尼娜”,高、低气温分别陡降10度,本来奔着初夏去的节奏,突的掉...

  • 春夏随笔(二)

    生活从不亏负有想法、有兴趣、愿意去实现的人,这些人也并非全是传说中的神人、强者,大多出自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

  • 春夏随笔(三)

    户外散步改到清晨,只因为日渐升温的夏季快到了,上午8点走在户外就感觉热辣冲顶。这一改生物钟凌晨4点刚过就醒...

  • 春夏随笔(六)

    母国今日立冬,微信里多家公众号竞相图文报道,还有千百年精美诗词国粹解读。实际上农历节气里的立冬,并非真正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夏随笔(八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rchdtx.html